《黃帝內經》——中醫思維之大成

中醫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思維框架之上的。因此,中醫的特殊就突出表現在它的思維方法上。中醫的思維方法主要有:意象思維、辨證思維、直覺與靈感、邏輯思維、系統思維等等。其中運用最多的是意象思維。意象思維是以文字、物象(圖像、現象、符號)表達研究對像抽像含義的思維方式。是人們在觀察事物取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類比、聯想,運用具體事物的形象、文字或其象徵性符號進行表述,以反映事物普遍聯繫與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

以下簡介意象思維的三個階段

觀察現象:即對周圍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進行觀察。此像有體用之別,即形質與功能之別,傳統思維輕體重用,即所觀察的「像」,主要為功能之象,而非形質之象。

形成意象:即通過觀察現象把其中蘊涵的共性和規律抽提出來,並用文字、圖像、符號的方式進行表達。由於人所把握的許多抽像涵義雖有些可以用文字準確、詳細的表達,如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但有的不能用語言表達,需要用圖像進行描述,因此,便產生了卦象、太極、河圖、洛書等。

推演意象:或稱為類推意象,意象顯示事物的規律和共性,因此,具有超越自身原有價值的意義與趨勢,可以類推。《易傳·系辭上》:「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即可以將事物按照功能、格局等進行分類,通過比附、推衍來認識未知事物。

亦有根據某些事物的現象直接類推比擬,從而認識另外一些事物的規律的方法,屬於簡單的意象思維方式。這一方法是中醫的主要的思維方法,《內經》則充分反映了這一思維特點。這裡舉個自然界的風的例子,颳風,可引起自然界多種變化,但人們看到最多的、感受最深的,恐怕莫過於樹枝搖動了,那麼總結「風」的性質特點,就可以用「動」來概括,由「風」人們聯想到「動」,《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風勝則動」,就是這個意思。即不同的致病因素可以產生不同的病證,其中「風」可以導致人體有關「動」的病證,如「肢體震顫」、「痙攣」、「屈伸不利」、「頭暈目眩」等,而通過觀象體意、由表知裡、審證求因,也就知道產生這些病證的病因是「風」。那麼,如果這些致病因素不是外界來的,而是人體內部產生的,則又稱為「內風」、「中風」。人體肝在五行屬木,與風象相應,在人體主筋,因此,「風」、「動」的有關病證也就與「肝」有了關聯。著名的《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提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談的就是這個問題,其中 「眩」,張介賓注「運也」,即頭暈目眩之意,仍屬「動」的表現。另外,自然界到了冬天,水冰地坼,江河封堵,植物枯萎,動物冬眠,萬物踡縮,「寒」,使得萬物「收引」、「收斂」、「踡縮」,有「凝滯」之意,而人體疼痛多有踡縮之象,多是氣血凝滯瘀阻所造成,所以《黃帝內經》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實這裡的「寒」也有外寒、內寒之分。

實則,《黃帝內經》用「像」以說明抽像概念的具體事物極為廣泛,涉及天象、地象、氣候象、生物象、顏色象、社會像、生活經驗象等。如《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素問·八正神明論》「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太陽類比人體陽氣,以月廓盈虧類比血氣消長。《素問·五臟別論》「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像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以天地藏瀉類比臟腑功能特點,是藉用天地之象。相類似的,《黃帝內經》還以物色晦明含蓄暴露類比人的氣色善惡,是藉用顏色之象;以官職制度類比臟腑分工合作與主次關係,是藉用社會之象;以物態變動類比脈象,是藉用生活之象。即使是五臟,也不單純指解剖實體,所以,《素問·五臟生成論》裡指出:「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以表述五臟的功能特性。

這些中醫學的主要思維,在《黃帝內經》都有充分的反映,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理解,融會貫通,加以綜合運用,往往會在臨床治療中獲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呼吸科武維萍教授從肝論治喘病。眾所周知,哮喘病屬肺系統病變,一般從肺論治。但是哮喘的一大的特徵是突然發作,而這一特徵類似「風」象,風為肝所主。另外,《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素問·刺禁論》又說「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由此說明肝肺兩髒的氣機關係密切。因此哮喘病從肝論治就不難理解了。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