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某某,男,35歲,軍人。1978年9月14日初診。患者在1978年8月發現頸前左側有一橢圓形腫塊,逐漸增大。經當地某醫院同位素掃瞄:甲狀腺位置正常,左葉增大,左葉結節部位顯影不清晰,呈放射性缺損;右葉放射性分佈均勻。印象:甲狀腺左葉結節為冷結節。疑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建議取活檢,並動員手術切除。檢查患者頸部左前方,有一3.5cm×2.5cm×2cm腫塊,觸之堅硬,高低不平,壓痛不著,皮色無異,移動度小。自感食慾不振,精神稍差。脈緩,舌紅苔薄白,面黃體瘦。辨證為肝脾氣機失調,氣滯血瘀,加之痰濕內生,痰瘀凝於頸部,結而成癭。治宜解郁化痰,活血消堅。處方:海藻、茯苓各12克,昆布、牡蠣、貝母、莪術、赤芍、當歸尾、青皮、陳皮、柴胡、川芎各9克,黃藥子、桂枝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上藥服第16劑時,黃藥子增至12克,另加玄參15克;服第20劑後,頸部腫塊開始縮小(2.0cm×1.5cm×1.5cm),質稍軟,食慾增進,體重增加2千克。脈沉緩細,舌淡紅,苔薄白。再宗前法加重活血消堅之品。上方加丹參15克,三稜9克,炒鱉甲18克,茯苓改為18克,去陳皮。
上方連服48劑,頸前腫塊更為縮小,活動度增大,精神明顯好轉,脈緩,舌淡紅,苔薄。再宗上方,另加夏枯草12克,白花舌草24克,去牡蠣、茯苓。上方共服65劑,頸前腫塊已縮小至蠶豆大,精神、食慾如常,脈沉緩較前有力,舌紅苔薄白。以上方增損又服80劑,頸部腫塊全部消退。停藥觀察近1年,一切正常。
按:本例患者頸前腫塊較硬,活動度小,表面凹凸不平,符合石癭的記載,且患者食慾不振,精神稍差,面黃體瘦,脾虛之象較著。故以消癭湯加茯苓、陳皮以健脾除濕,充實後天,增牡蠣以加強軟堅散結之功;佐以桂枝辛溫走散,通陽和脈,開絡達邪,且善行表裡,振奮脾陽。藥進16劑,增黃藥子以化痰散結,入玄參既防諸藥辛燥傷陰,又可軟堅散結,化痰消癭。繼進4劑,腫塊開始縮小,故加入丹參、三稜養血活血,破瘀消堅;炒鱉甲育陰潛陽,防肝陽之亢,且善軟堅。守方稍事更改,連前共服藥200餘劑,癭消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