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豆又稱相思子、紅漆豆、鴛鴦豆,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種子。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南部等地。
相思豆有毒慎服用
相思豆外觀呈橢圓形,表面紅色,種臍白色,位於腹面的一端,在其周圍呈烏黑色,種脊位於種子一端,呈微凸的直線狀。由於其特殊形態,舊時街頭用水草編售的蛤蟆,以此豆做眼睛。相思豆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性平,味苦。據分析,含有抗癌活性的外源凝集素、相思子毒蛋白、紅豆鹼、下箴桐鹼、相思豆鹼、葫蘆巴鹼、膽鹼、花色甘、多種氨基酸、膽甾醇、豆甾醇及脂類、角鯊烯、鐵、鉛、鈣、硅、硫酸鹽、磷酸鹽等成分,具有通九竅、止頭痛、破積聚、通脈絡的功效,外用治皮膚疥瘡、頑癬等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相思豆所含的毒蛋白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白血病、黑色素瘤及肺癌;對治療19種癌症也有較好的效果;所含的花色甘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副傷寒沙門氏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施米茨痢疾桿菌等致病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
相思豆有如此高的藥用價值,但由於含有毒蛋白,屬細胞毒,如超量服用,可引起神經系統紊亂,導致肺、心、胃、小腸、腎等部位的出血,使肝臟壞死,淋巴充血、出血。因此,相思豆多外用搗爛塗敷。內服可與多味藥物配伍應用,每次用量為6~9克,最多不能超過9克。如誤服15克即可中毒,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皮膚青紫、循環系統衰竭和少尿,最後出現溶血現象,嚴重的可呈現呼吸性窒息而死亡。所以,內服應在醫生指導下慎用。
相思豆雖屬豆類,但不可誤做為紅小豆食用,如誤食,中毒症狀輕微的,可催吐或洗胃,然後導瀉,並注射生理鹽水或5%的葡萄糖鹽水;並每日口服小蘇打5~15克,以防止血紅素或其產物在腎中沉澱,如中毒較為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