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血勞指因先後天虧損,血液生化不足,或因失血、溶血等耗傷血液,以致營血虧少,臟器失其濡養。以面白舌淡,眩暈心悸,血紅細胞少,血紅蛋白量低為主要表現的勞病類疾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貧血,如缺鐵性、失血性貧血,或慢性溶血性貧血等。
症狀體征
1、有偏食、厭食及消化、營養不良,或有各種出血,或患鉤蟲病,或有接觸有害理化因素、藥物等病史;或為孕、產婦及嬰幼兒等。
2、具有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疲乏無力,食慾不振,腹脹腹洩,月經失調等表現。
3、面色白或萎黃,唇、眼瞼色淡,舌質淡胖或舌光無苔,皮膚干皺,發枯易脫,指甲色淡、扁平或反甲;或有黃疸等。
4、血液檢查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水平的10%以上,但白細胞及血小板正常。骨髓象呈增生性貧血改變。
脾虛血虧證
證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少腹脹,便溏,頭暈眼花,婦女月經量少,舌淡,苔薄白,脈弱。
治法:補脾養血。
主方:補血湯:黃芪30克,熟地3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人參10克,白朮15克,茯苓12克,龍眼肉30克,山萸肉20克,補骨脂12克,茺蔚子15克,黃精12克,鹿角膠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參茯丸、鹿胎膏口服。
血燥:又稱血燥陰傷型,系由血熱內蘊或熱毒蓄久,內不得疏洩、外不得透達,以致津液營血耗傷。陰虛血燥,肌膚失於潤養,出現暗紅色或褐紅色鱗屑性斑塊為主症的證候。
臨床表現為皮膚病病程日久,皮損經久不消,多為斑塊狀或混合狀,表面覆較厚的銀白色鱗屑,不易剝脫,乾燥易裂,散佈軀幹、四肢。新發皮疹較少,伴程度不同的瘙癢,也可不癢,五心煩熱或掌心發熱,咽干唇燥不欲飲,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苔薄黃而干,脈弦細或細數。
治則:滋陰潤燥,清熱驅風。
方藥:滋陰潤燥湯:當歸12克,元參12克,丹參20克,何首烏12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天冬12克,麥冬12克,丹皮15克,川芎12克,白蒺藜12克,白鮮皮15克,地膚子15克,雞血籐30克,虎杖15克,絞股藍15克,蟬蛻12克,木賊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五黃丸、珍珠丸口服。
血熱:是指體內陽氣過盛,火熱內生,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過大,導致脈絡受傷,血液流於血管之外的一種現象。臨床以血液妄行,發熱,甚者則神昏等為主要症狀。
「血熱」是中醫辯證的一個術語,它泛指熱象表現如口乾、口苦、發熱夜甚、舌紅苔黃、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症群的多種疾病。血熱可動風,也可耗氣傷陰,導致陰虛內熱,出現五心煩熱(即手、足、心煩熱)、盜汗等現象。
原因
中醫認為正常狀態是血在溫暖的氣息下運行,遇到寒氣就會凝滯。如果體內陽氣過盛,火氣很大,血液過熱則血行加速,脈搏跳動變急,甚至會傷害脈絡、耗損陰氣。
第一、遺傳
父母是血熱體質,孩子血熱體質的概率就會高,特別是母親有血熱的症狀出生的小孩子有70%有血熱,這以得到統計數據證實。
第二、飲食
身體健康的人在身體內部陽氣旺盛,當大量攝取辛辣刺激的食品助長陽氣的人,會在短時間內造成血液加熱長時間下就會造成血熱體質
第三、環境
非常熱的環境中工作,暴曬過度,出汗過度,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等等的人易形成血熱體質。
第四、情緒
情緒激動或抑鬱等過於大的波動會在體內化為火氣,也會加熱血液,造成血熱症狀。
有以下表現的人,可疑血熱:
皮膚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
愛發脾氣,手心、腳心都感覺很熱;
經期會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期比較長,淋漓不斷;
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夢。
血熱熾盛病機,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一、熱象:血熱多屬陽盛則熱之實性、熱性病機和病證、並表現出熱象。
二、血行加速:血得熱則行,可使血流加速,且使脈道擴張,絡脈充血,故可見面紅目赤,舌色深紅(即舌絳)等症。
三、動血:在血行加速與脈道擴張的基礎上,血分有熱,可灼傷脈絡,引起出血,稱為「熱迫血妄行」,或稱動血。
四、擾亂心神:血熱熾盛則擾動心神,心主血脈而藏神,血脈與心相通,故血熱則使心神不安,而見心煩,或躁擾發狂等症。
血熱是熱毒侵入血分,跑到血液裡面去了,常發生在熱帶地區,或者是在非常熱的環境中工作,或者是在炎熱的季節,曝曬過度,或者是出汗過度,沒有補充水分,久渴,失水,或者吃炒的、油炸等燥熱性的食物,或者是服用一些興奮劑,都可能導致血熱。
治則:清熱涼血。
方藥:清熱涼血湯:生地30克,丹皮12克,茅根30克,元參15克,水牛角15克,紫參12克,珍珠粉1克,羚羊粉1克,雙花30克,連翹30克,公英30克,板藍根20克,虎杖20克,半枝蓮20克,敗醬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珠黃散、涼血散口服。
血毒:中醫理論。血毒積淤血液,不能溫養四肢,而至週身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自由基、化學殘留物、重金屬粒子、血銹等毒素和脂肪顆粒等廢物,這些毒素、廢物和雜質、內源性垃圾等總稱為血毒。
中醫認為,血毒積淤血液,不能溫養四肢,而至週身疾病。人人血裡有毒。從嬰兒一出生,血液裡就開始有毒。隨年齡增長,血毒越積越多。四十多歲時,血毒已有1500克。血毒有10000多種,其中以飽和脂肪、壞膽固醇、自由基三中血毒,對人體傷害最大。血毒在血管堆積,並逐漸堵塞血管。當動脈血管堵塞50%,氧量減少7成。於是出現頭痛、頭暈、心慌、胸痛、胸悶、失眠、乏力、眼圈發黑、智力低下等症狀。當動脈血管堵塞70%時發作心臟病、心肌梗死、心絞痛、腦中風、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自由基、化學殘留物、重金屬粒子、血銹等毒素和脂肪顆粒等廢物,這些毒素、廢物和雜質、內源性垃圾等總稱為血毒。據統計,血液中毒素主要是:過量的總膽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自由基、尿素、尿酸、血肌酐,大量產生的酸性物質(碳酸、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胍類多胺,以及鉛、砷、汞、硫、鋁、亞硝酸鹽等危險化學成分。
影響
一、像硫酸,腐蝕人體器官
眾所周知,人體的內臟、骨骼、肌肉、皮膚、毛髮都是靠流動不息的血液來提供營養的。充滿血毒的血液,像淤泥、像苔蘚、像雜草、像油垢……,淤積在血管中,附著在血管壁上。血毒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全身的細胞、組織器官內,會直接破壞心、腦、肝、腎、皮膚等器官的正常功能,還會嚴重擾亂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功能,損害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等,出現失眠、多夢、頭暈、頭痛、心悸、煩躁、易怒、憂鬱等表現。而且,研究表明:男性功能減退、慢性病難以治癒、人體器官的衰老,都是血毒過多、血流滯緩,機體器官缺血等原因所造成血毒導致人體疾病發生
30歲以上的人,近20%正在經受血毒的侵犯。精神焦慮、嚴重失眠、胃腸道疾病、皮膚病、前列腺疾病在這個時期發病率突增。更為嚴重的是,血毒直接導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等「四高症」,使人時刻受到心腦血管病的威脅!尿毒症、癌症的危險也在逐年增加,死亡率越來越高!據統計,人類有70多種疾病與血毒有直接關係。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指出:21世紀人類健康長壽的敵人已由戰爭、自然災害、惡性傳染病轉為非傳染性慢性疾病。清除血毒,軟化粥樣硬化的動脈,防止「第一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的發生,是實現人類健康長壽、無疾而終的關鍵。
二、血毒讓皮膚發黃、長斑、起皺
血毒使人們青春歲月轉眼即逝,容顏變得憔悴,皺紋開始爬上眼角,斑點開始寫在臉上……。當血毒隨血液循環到達皮膚的毛細血管時,一部分會沉澱在表皮細胞上,使皮膚變黃、發銹,形成黃褐斑、老年斑等,還使肌膚變得油膩;另一部分會阻礙皮膚的營養供給,並對皮膚細胞進行攻擊,使皮膚粗糙、晦暗、無光……,此外,血毒還會使人出現粉刺、毛孔變粗、口腔潰瘍、口臭、上火、便秘等表現。
三、血毒加劇人體衰老
俗話說:「歲月催人老」。但是,為什麼同樣年齡的人有的顯得年輕,有的就蒼老憔悴呢?這是由於每個人血液中血毒濃度不同和排毒能力的差異,而造成了外表上的明顯差異。有的人身體的排毒能力較強,通過自身的排毒系統減少了血毒對機體的傷害;而自身排毒能力較弱的人,體內毒素越積越多,機體受到不斷的侵蝕,血毒像害蟲一樣,一口一口「吃掉」人的青春和容顏,「吃掉」你的健康和壽命!讓人容顏憔悴,百病纏身,而且在某個時期突然老得特別快,讓身邊的人大吃一驚!
中醫理論:血毒積淤血液,不能溫養四肢,而至週身疾病。
人人血裡有毒。從嬰兒一出生,血液裡就開始有毒。隨年齡增長,血毒越積越多。四十多歲時,血毒已有1500克。血毒有10000多種,其中以飽和脂肪、壞膽固醇、自由基三中血毒,對人體傷害最大。血毒在血管堆積,並逐漸堵塞血管。
症狀:出現失眠、多夢、頭暈、頭痛、心悸、煩躁、易怒、憂鬱等表現
以往人們認為,細菌或病毒侵襲、營養不足、生活方式不當、心理不健康等是人們生病的一些主要原因。但近年來醫學研究揭示,體內毒素積存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病因。因此,專家們認為若能像打掃衛生那樣經常對體內進行「大掃除」,及時清除體內毒素,人們便會安康少病。
治則:益氣養血,活血通絡。
方藥:益氣活血湯:黨參30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黃芪30克,桂枝12克,當歸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丹參30克,澤蘭12克,甘松12克,雞血籐30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地龍12克,路路通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活血丸、通絡丸口服。
(山東省淄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