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人文
中醫學具有科學與人文雙重屬性已成為學術界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但是對二者主輔輕重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仍多有歧義。當前對這一問題認識偏差的關鍵並不在於中醫學科學與人文成分的實際比重和主輔關係,而是學界和輿論界普遍存在的對中醫人文屬性的過分誇大,很多人都熱衷於從哲學人文的層面上談論中醫學的博大精深,有人甚至認為中醫學以人文屬性為主,從根本上顛倒了中醫學科學與人文的主輔關係,這顯然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中醫學是古人在與疾病長期鬥爭的實踐中形成的一門醫學科學和防病治病技術,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特別是在提煉昇華到理論的過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古代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學說等,同時吸納了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的精華,借用和吸納哲學文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闡明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是為防治疾病服務的,它們起的是工具和符號的作用,是從屬的和輔助的。醫學科學才是中醫學的本質和主流,中醫學的真正的生命力就在於其真實而豐富的科學內涵、完整系統的學術體系、具體而實際的診療方法,特別是獨特真實的臨床療效。
清代醫學家周佛海曾斷言:「宋以後醫書,唯醫案最好看,不似註釋古書之多穿鑿也。」章太炎先生也指出:「中醫之成績,醫案最著。欲求前人的經驗心得,醫案最有線索可循,循此鑽研,事半功倍。」因為醫案是醫生診療的真實記錄,極少人文色彩,所以醫案也最具有科學實用價值,臨床所見,這些論述確是經驗之談。這也從另一個側面真切反映了中醫學真實的科學內涵。
對於中醫學科學和人文的屬性關係,古今醫家也都有明確認識與闡述,如對於傳統文化代表儒學與中醫的關係,明代徐春甫在《古今醫統》中就指出:「醫術比之儒術,固其次也。然動關性命,非謂等閒……儒識禮義,醫知損益。禮義之不修,昧孔孟之教,損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在這裡是將儒醫分開的,明確指出醫術才是事關生民之命的核心和關鍵。
科學不等於真理,但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我們要遵循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方法,特別是遵循科學的規律。我們首先應該肯定中醫學的科學本質,擺正中醫科學與人文的關係,我們既要肯定優秀的中華文化對中醫學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更要理直氣壯地唱響中醫科學的主旋律,我們不但要辦好中醫文化大講堂,更要辦好中醫科技大講堂,讓中醫科學的理念融入每一個人的心中。我們應當真正從科技層面上去研究和探索中醫防病治病的基本規律,認真學習繼承古人防病治病的經驗,進行深入系統的自身挖掘性和對比性研究,適當淡化其人文色彩,凝練科學主題,充分認識中醫學的優勢和不足,不斷融進現代科學理念,使中醫理論更加完善,使中醫診療更切合實用,從而真正提高中醫在疾病防治中的貢獻度,以適應人民衛生健康事業對中醫學的迫切需求。
中醫與西醫
多年來,國內一些從事哲學和科學史研究的理論工作者一直在關注和進行中西醫對比研究,提出了許多有關中西醫各自的特質和二者關係的論點,這其中最重要和論述最多的論點如中醫是系統論、西醫是還原論;中醫是形而上之醫道、西醫是形而下之醫術等。有人甚至稱:「中醫為『和人』之道,而不是『斗病』之學……中醫不是直接治病的,中醫和於人,而病自治……所以中醫不只是治病的醫學,而主要是和人的醫道。」還有人論斷:「中華醫道與中華文化是求本索源,西醫學包括西方哲學是捨本逐末」。
這些論點如果從純方法學理論角度上去看有些提法也許並沒有錯,但是如果深入到中西醫學的臨床實踐之中,我們就會感到這些提法是難以令人苟同的。其片面性、局限性及嚴重的認識誤區是顯而易見的,這也使我們真切地認識到中西醫特別是中醫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醫學,沒有長期的臨床實踐在當前甚至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專業研究都不可能真正瞭解其科學全貌,更別說從總體上去進行判斷。
翻開中西醫發展的歷史,走進中西醫的醫療實踐,我們會看到中醫和西醫都是在人類同疾病鬥爭的實踐中產生的,中西醫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對疾病防治的總體理念,連許多具體的診療思路和方法都是相近的、相同的。在中西醫學裡我們都可以看到解剖學概念、器官概念、數量概念、疾病防控概念等最基本的醫學元素,中醫望聞問切、西醫視觸叩聽更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中西醫都是「斗病」之學,病去人才能「和」,因此也都是「和人」之道。
中西醫對許多疾病的認識都具有很強的對應性,如消渴與糖尿病,胸痺與冠心病,腹水與臌脹,哮喘與喘息性支氣管炎,腹瀉與腸炎,痢疾與菌痢等等。無論對發病學規律的認識和診療方法的實施都有著廣泛的趨同性,如中醫清除濕熱毒邪,西醫消滅病毒細菌;中醫止痛用緩急法,西醫止痛用解痙藥;西醫治腸炎,中醫止腹瀉;西醫抗凝溶栓,中醫活血通絡。這些看似不同的治療方法和途徑,卻可能會有大致相同的效果體現,說明其背後的醫理、藥理等療效學基礎可能也是大致趨同的。
中醫和西醫是我國醫學科學戰線上的同盟軍,中西醫針對著相同的客體和目標承擔共同的使命,在科學陣營中二者有著最為親近的學術親緣關係。中西醫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聯合勝於單用,互補勝於競爭已被我國幾十年來的醫療實踐所證實。特別是當前疾病譜發生變化、生活方式病日漸增多、亞健康狀態普遍存在、重大傳染病防控任務艱巨等現實都需要中西醫緊密合作,取長補短,補充完善,而不是互相對立和排斥,從而更好地共同應對21世紀的醫學挑戰,使中醫和西醫在聯合中共同完善,在交融中各放異彩。
繼承與創新
繼承與創新是中醫學術發展的永恆主題。只有繼承才能打牢中醫理論的根基,而只有創新才能保持中醫學術的活力。從某種意義上說,繼承是創新的源頭,而創新則是繼承的動力。
所謂繼承,並不是對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思維模式、診療模式、診療方法、診療經驗等內容的簡單學習和接受,而是一個完整而有序的過程,除學習和接受外,還應當包括思考和領悟、歸納和梳理、消化和吸收、應用和驗證、提煉和昇華、優化與重組等。只有經過這一過程,才算是對中醫學術真正意義上的繼承。王永炎院士曾說:「學術思想應該是學者高層次的學術成就,是長期鍥而不捨堅持『讀經典,做臨床』,在取得若干鮮活診療經驗的基礎上凝聚的學術閃光點與提煉的思想精華,其中蘊含著創新思維和創新成果,」這句話高度精闢地概括了中醫學術繼承的全部內涵及與創新的關係。
繼承的目的是創新,而創新的目的是產生新理論、新思維、新方法。創新應堅持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的原則,創新的首要任務是理論創新,就是在深層次挖掘中醫理論科學內涵的基礎上,根據疾病譜變化和治療目標轉換的現實,不斷融入現代科學理念,當前主要應該探索中醫病證與西醫疾病在發生學上的相關性、相近性、對應性及背離性等內在聯繫,為用中醫理論指導現代醫學疾病防治找到或建立更多的理論支撐點,也許這才是中醫理論創新真正的突破口。沒有理論的創新,中醫學術進步就是一句空話。
在理論創新的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中醫診療模式,調整更新診療思路,創建新的診療方法,創立新的組方,研製新的藥物,創製新的劑型等。沒有方法學的創新和突破,所謂創新也就成為空中樓閣。
對於繼承和創新的過程和關係,王永炎院士曾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和概括:「博覽群書的目的在於朔本求源,在於繼承,在於古為今用,但最終的歸宿要體現學術的創新,要認真繼承中醫經典理論與臨床診療經驗,敢於質疑而後驗證,詮釋進而創新。經典讀通了,讀懂了,詮證創新自然寓於繼承之中,進而才是中醫現代化的實施。」可謂中肯之言。
明確繼承和創新的實質和二者之間的關係,才會使我們端正中醫學術研究的方向,調整研究思路,也才能真正促進中醫學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