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是多發病和難治病,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公佈2000年全球共有惡性腫瘤患者1000萬人,死亡620萬人,預計到2020年,全球癌症發病率將比現在增加50%,達到1500萬人。我國公佈2007年38個腫瘤登記地區共1億多人,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76.16/10萬,國人癌症年發病率超過300萬人。
中醫腫瘤學學術淵源與特色
中醫腫瘤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各類腫瘤性疾病的病因病機、發病特點、辨證論治規律及預防康復保健等的一門臨床學科。中醫治療癌瘤的學說分散記載於古醫經、內外婦兒雜病各科醫著和民間驗方中。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字的記載;《黃帝內經》中記載「昔瘤」、「筋瘤」、「腸覃」、「噎膈」、「積聚」等,將病機概括為「營氣不通」、「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正氣虛」、「邪氣勝之」等。華佗《中藏經》指出:「夫癰疽瘡腫之所作也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則生矣,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者也。」強調腫瘤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現。仲景於《傷寒雜病論》,創立一套以臟腑經絡學說為核心的辨證方法,奠定了中醫腫瘤學臨床論治規範,強調治療腫瘤應「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歷代醫家從理論到臨床實踐繁榮了腫瘤學科,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腫瘤的病名、病因、病理、症狀作了評述;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首載腫瘤專方50餘首,突出了蟲類藥、劇毒藥、祛痰瘀藥的使用;宋代竇漢卿《瘡瘍經驗全書》謂乳癌為「捻之內如山巖,故名之」。金元四大家論治腫瘤各有建樹。明清傑出的中醫外科學家們著《外科啟玄》、《外科大成》、《外科證治全生集》、《外科心法》、《理瀹駢文》等,對腫瘤的病因、病機、症狀、內治、外治等進行了詳盡的論述,涵蓋了內科、外科、婦科、雜病等,如原發性肝癌散見於「積聚、症瘕、黃疸」等內科疾病中;食管癌、胃癌類似「噎膈」、「反胃」病。中醫外科學腫瘤病包括乳巖(乳癌)、石癭(甲狀腺癌)、骨瘤(骨良性腫瘤、惡性腫瘤)、舌菌(舌癌)、繭癌(唇癌)、腎巖(陰莖癌)。婦科癌瘤疾病散見於「症瘕」、「崩漏」、「偽胎」、「帶下」等中醫婦科雜病中。至現代中醫腫瘤學不斷充實發展,已在中醫內科、外科、婦科、雜病等學科中脫穎而出,成為中醫學的嶄新臨床分科。
現代醫學治療腫瘤著重瘤體的變化,重視「無瘤生存」,手術、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是治癌的常規手段,能抑制腫瘤細胞生成或清除癌塊,適於早、中期形體壯實者(部分可能還會復發、轉移)。而當前的現症癌患者多數為晚期病人,或癌塊巨大或多處轉移而身體虛衰,無法耐受手術或放化療的治療。中醫抗癌治療著重腫瘤患者的整體狀況、辨證論治,在近期抑殺癌細胞方面不及化療、放療和手術治療,瘤體縮小慢,但作用和緩持久,能減輕症狀,改善體質和提高內環境的調控能力,使病人獲得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臨床效益,在晚期癌症中通過辨證論治而獲得的「帶瘤生存」是中醫腫瘤學的特色之一,長期「帶瘤生存」要比追求短時間「無瘤生存」更具臨床現實意義,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放棄「生命不息、化療不止」。
《神農本草經》成書及地位
古代以「草」或「草本」作為植物的代稱,而中藥裡又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某些動植物的醫療功效,這就是藥物的起源。由於人類對植物接觸最多,認識最早,起初尋找藥物時只是在植物中進行,所以最初的藥物只有植物。雖然以後又發現了動物藥、礦物藥,但「草為藥之本」的概念一直被保留下來。這就是後世把藥物稱為「本草」的由來。《神農本草經》(以下簡稱《本經》)為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大約成書於西漢至東漢時期。該書是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總結、搜集、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草藥的系統總結,奠定了中藥學基礎,中藥理論體系便由此發生、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現代抗腫瘤中藥如人參、靈芝、斑蝥、蚤休等都是出自《本經》。
《本經》原書因為年代久遠,約在北宋初年即已散佚。多年來,歷代醫藥學家曾多次重輯,試圖恢復其本來面貌。現存的《本經》就有九種輯本。現在見到的各種版本,均為明清以後本草學家根據《本草經集注》殘卷、《新修本草》殘寫本及《證類本草》、《本草綱目》和其他著作中保存的《本經》文字輯復而成。盧復(1573~1619年)是明代萬曆年間人,號不遠,居浙江錢塘,他的輯本名《神農本草經》,書成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共三卷,按上、中、下三品分類。上品120種,中品120種,下品125種,合計載藥365種。為現存最早的《本經》輯佚本。《本經》首創三品分類法是基於當時人們對藥物性能、功效和臨床應用而得出的,即養命、養性和治病,以及毒性的有無及大小來分類的。凡延年益壽無毒者,列為上品,大多屬於滋補之物,因作用柔和而無毒,故可以久服。凡遏病補虛不論有毒或無毒者,列為中品,此類藥物可兩警其事,即有補益之功,又有遏病之能。凡以驅邪祛病為主,多屬於下品,多攻伐帶毒,故不可久服。隨著本草分支學科的發展,後世醫家發展了三品分類法,不斷完善本草的分類,較有代表性的有《本草綱目》的綱目分類法,即從植物到動物到人,這個次序,是按自然界進化過程中由低向高級進化的次第排列的。
《本經》對中醫腫瘤學和研發抗癌中藥的貢獻
《本經》共四卷,卷一「序錄」提出綱領性的中醫及中藥經典理論,如「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治寒以熱藥,治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疰蠱毒以毒藥,癰腫瘡瘤以瘡藥……各隨其所宜」。並列舉各種內科大證和腫瘤性疾瘤為案例,如「夫大病之主,有中風、傷寒、寒熱、溫瘧、中惡、霍亂……(以下為腫瘤性疾病)堅積、症瘕……鬼疰……癰腫、惡瘡……癭瘤……此皆大略宗兆,其間變動枝葉,各依端緒以取之」。後世有關中藥辨識、四氣五味、臟腑歸經,以及惡性腫瘤的辨證論治,皆沿襲《本經》最早開創的先河。
《本經》卷二至卷四分列上、中、下三品藥物,陶弘景在《神農本草經集注》中指出:「上品藥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勢力和厚,不為倉卒之效……;中品藥性,療疾之辭漸深,輕身之說稍薄,於服之者,祛患為速,而延齡為緩……;下品藥性,專主攻擊,毒烈之氣,傾損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經詳細比對剔除無法考證者(如空青、曾青、白青、扁青、膚青、長石、青琅玕、譽石等),屬重金屬毒副作用較劇者(如水銀、鉛、錫、錫鏡鼻、石硫磺等),以及臨床極少應用者(如豚卵、麋脂、雁肪、孔公孽、殷孽、六畜毛蹄甲、燕屎、衣魚等)。
《本經》所載的藥物中抗腫瘤功效確實或值得進一步研發者約有115味(占《本經》常用藥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上品藥物43味,包括人參、北芪、薏苡仁、靈芝、阿膠等,多數在晚期癌症用於扶正補虛、「帶瘤生存」的治療;中品45味,包括海藻、豬苓、當歸、鱉甲、苦參等,適於中晚期癌症攻補兼施的治療;下品27味,包括斑蝥、蟾蜍、甜瓜蒂、蚤休、蟲等,適於早、中期癌症解毒消症的治療。以上藥物按腫瘤常用治法可分為清熱解毒(29味)、活血化瘀(12味)、除痰祛濕(22味)、軟堅散結(8味)、以毒攻毒(14味)、扶正補虛(30味)6大類,廣泛應用於常見10大癌瘤等的臨床治療中。
《本經》中部分抗腫瘤藥物經歷了臨床——實驗研究——臨床等階段,明確體內過程和作用機理,提取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分,從水煎劑提取為丸、片劑或注射劑,可供靜脈注射或動脈灌注等介入性治療,如從藍實提取靛玉紅片治白血病、甜瓜蒂提葫蘆素治肝癌;從斑蝥、蟾蜍提取斑蝥素、華蟾素分別或合用製成片劑或靜脈注射劑治療肝癌或消化系統癌,從苦參(苦參鹼)、薏苡仁(薏苡仁酯)、北芪(北芪多糖)、人參(人參皂甙)、靈芝(靈芝多糖)等提取有效成分製成軟膠囊或注射劑治療各種癌瘤,為中西醫腫瘤科醫生廣泛應用於臨床。《本經》藥物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通過臨床驗證總結成書的藥物學大成,從《本經》中研發抗腫瘤中藥的探討正方興未艾,未來的研究將不再停留於藥理研究——動物實驗——提取單體的模式,而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注重循證醫學依據,必將為中藥抗腫瘤研究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