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進而以此為養生原則,提出了「養性」之說,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反覆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第二,奠定了我國食養學的基礎。他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孫氏認為飲食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他在《千金要方》中,列食養、食療食物154種,分谷米、蔬菜、果實、鳥獸四類,多為日常食品,並論述其性味、功效,以供人們酌情選用。此外,他還提出了老人飲食的具體要求。孫思邈的食養、食療學術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強調房中補益。在《千金要方·房中補益》中指出:「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強調不可縱慾。為防止性生活不當而誘發某些疾病,在《千金要方養性禁忌》中指出:「男女熱病未差,女子月血,新產者,皆不可合陰陽」。這些觀點,都是很科學的性保健內容。
第四,重視婦幼保健。在《千金要方》一書中,他破歷代醫書之慣例,首例婦科三卷,次列兒科二卷,除疾病治療外,對婦幼保健的論述甚詳。
第五,融道、佛、儒、醫於一體,收集、整理、推廣養生功法。由於孫思邈懂道、佛之學,對其養生之理論及養生之術皆有精研,故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既有「道林養性」「房中補益」「食養」等道家養生之說,也有「天竺國按摩法」等佛家養生功法。不僅豐富了養生內容,也使得諸家傳統養生法得以流傳於世,是我國養生發展史上有價值的醫學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