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性低血壓是由於體位急劇改變,如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位,所引起的一種血壓迅速降低及腦供血不足表現,患者突發站立不穩,視力模糊,頭暈目眩,軟弱無力等症狀,嚴重時發生暈厥,有跌倒及骨折的危險,還有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老年人是體位性低血壓的高危對象,患病率遠高於其他年齡段。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達到15%左右。年齡越大,體位性低血壓的患病率越高,尤以75歲老年人患病率為高,可達30%以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也是體位性低血壓的高危對象,患病率達21.5%~34.6%。
為何老年人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老年人常患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其動脈血管彈性減退,並有順應性的下降。這樣,當老年人突然發生體位變化時,由於對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差,導致血壓驟然下降而引起腦供血不足,從而發生體位性低血壓。2.許多老年人收縮壓的升高要比舒張壓更為突出,特別是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其收縮壓的長期升高可使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度下降。這樣。當老年人體位突然改變時,由於血管調節反應速度慢及血管張力不足,可致血壓下降而發生體位性低血壓。3.老年人組織器官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平日活動較少,血液循環功能較差,加之服用降壓藥及利尿劑的機會較多,血容量減少,也會造成老年人在站立後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所以,老年人應對體位性低血壓提高警惕,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腦卒中的老年人,一方面要加強對原發病的監測與治療,謹慎使用可致體位性低血壓的各類藥物,如某些降壓藥、利尿劑、硝酸甘油制劑、鎮靜劑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平日多喝水,以擁有足夠血容量,防止血容量不足增加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只要身體狀況許可,就要多活動,以增強機體的運動耐力。體位改變時應緩慢些,避免驟然站立,以降低體位性低血壓的患病幾率。一旦感到頭昏或眩暈應及時平臥,保證腦部血液供應,以免發生暈厥與跌倒,造成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