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他把「五神藏」理論運用治療疲勞症和亞健康,療效卓著,現介紹如下。
五神藏的涵義
「五神藏」一詞,源於《素問·六節藏象論》,原文為:「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王冰註:「所謂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又《素問·三部九候論》曰:「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對此,王冰注云:「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腎也。」簡單地說,五神藏就是藏有神魂魄意志的肝心脾肺腎。
中醫理論認為心主神明,分屬五藏。五志分屬於五藏,五藏總統魂魄神意志。《素問·陰陽應像大論》篇中記載有將五志分屬於五藏及情誌異常可傷及五藏: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所謂「五神藏」的理論,將神志活動歸屬於五藏。
腦與五臟藏神之間的關係
心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中醫學早就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腦為元神之府」等記載,心與腦之間的關係主要表現在精神意識方面。
腦與五藏關係密切,腦主神明的活動是通過五藏所產生的氣、血、精、津液為基礎的,故腦支配著五藏又受著五藏的約束,從而肯定了腦神與五藏神的主從關係。腦之元神統帥著五藏諸神,同時由於心居於五藏之首,是五藏這個核心系統中的核心,腦神和心神共同協調控制五神藏的活動。
近代名醫張錫純溯源《黃帝內經》,明確提出心腦共主神明,認為「人之神明,原在心與腦兩處,神明之功用,原心與腦相輔而成。」「腦中為元神,心中為識神。元神者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神明又有體用之分,「蓋腦中元神體也,心中識神用也。人欲用其神明,則自腦達心,不用其神明,則仍由心歸腦。」認為心腦共主神明,各有側重,腦重在記憶、想像;心重在研究、思慮,神明往來於心腦之路,腦為統帥,心氣入腦,心腦神明貫通,出神明使腦主宰人體生命活動,才能產生思維意識並支配其相應行為。作為張氏的再傳弟子,張氏善用上述理論治療心腦系疾病,因心腦共為神明之府,又有血脈相通,故「一處神明傷,則兩處俱傷」,腦之神明傷,可累及於心;心之神明傷,可累及於腦,這些認識與西醫「腦心綜合征」、「心腦綜合征」等理論不謀而合。
若心腦功能正常,則神明正常,則五藏為和,五志如常。但五志太過或情志不遂,傷及五藏,五神藏功用受損,可使心身失調而致病。《靈樞·口問》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腑皆搖。」可見神機失調可影響五藏,亦可通過治療五藏使神機恢復正常,則諸證可愈。正如五神藏理論認為情志所傷,傷及五臟,五神藏功用受損,可使心身失調而致病。
對亞健康狀態病因病機的認識
亞健康狀態又叫第三狀態、中間狀態、灰色狀態、誘病狀態,因自覺症狀多種多樣,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征」。其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特殊的時代性,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蘇聯Berkman教授首先提出的。他發現這是人體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外的存在。中醫學認為,健康是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體自身陰陽動態平衡的結果。一旦人體內部環境陰陽失衡或內外陰陽之間失衡,就會出現亞健康狀態,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狀態。
臨床亞健康人群龐大,以白領或政府中層工作人員居多,且發病與社會競爭、生存壓力大有關,也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情志不暢日久,鬱怒傷肝,致肝氣鬱結或憂思不解,隱曲不舒則內傷心脾。心藏神,肝主疏洩,脾主運化。若情志不暢則肝失疏洩,肝氣鬱結。累心太過,心血暗耗,血不養神,肝木克土或憂思不解,則脾失健運、痰濕內生,擾亂心神。久病及腎,則心肝脾腎同病。心主神志,為五藏六腑之大主;肝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脾主運化,乃後天之本;肺主氣,司呼吸;腎主骨生髓,主藏精。心傷,虛則驚悸,怔忡,失眠,多夢;實則哭笑無常,狂妄躁動。肝傷,疏洩不得則胸脅脹悶,精神抑鬱,性情急躁,或有脘腹不適,噯氣太息,月經不調,乳房脹痛,咽中哽塞等。脾傷不能健運則不欲飲食,四肢倦怠,心下痞滿,大便溏瀉。肺傷則氣短多汗,腎傷則腰酸乏力等。所以神之機能失調可影響五藏,亦可通過治療五藏使神機恢復正常,則諸證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