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汗是由葉天士首先提出的。在《吳醫匯講·溫證論治》中有「熱病……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津與測汗」之語。王孟英收入《溫熱經緯》時據種福堂本刪除多字,改為「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於是「測汗」之說並不為人熟知。
王氏刪字本意已經無從考證,但王氏此舉卻讓一種重要的臨證思路與當時的中醫界失之交臂。應該說,葉氏「測汗」之說代表的是一種更直接的、更容易為大眾理解的中醫臨床理論。在中醫需要與西方科學對話的今天,「測汗」說所代表的中醫臨床理論將更顯示出其獨特的價值。
測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測以汗」、「以汗測之」。是以觀察有沒有得汗,來達到驗證治療措施的目的。治療方向是否正確,治療是否到位,需要一個明確的指征。葉氏的本意,汗便是這個指征,故需要檢測出汗,簡言之為「測汗」。
測汗之「汗」,把中醫傳統意義上八法之一汗法的發汗,轉化為驗證治療是否有效的標誌。治療後得汗,便驗證了治療的正確;反之,治療後沒有得汗,便證明治療是錯誤的,或者方向正確但方藥尚不到位。
葉氏所言之「測汗」,與筆者提出的「廣汗法」涵義完全一致。用趙紹琴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汗之,是目的,不是方法」。
章虛谷言:「熱閉營中,故多成斑疹」。溫病學的斑疹理論同樣適用於銀屑病皮損形成的解讀。銀屑病患者體內有熱已是醫界共識,而銀屑病皮損處無汗也是有目共睹的。具體是先有無汗,還是先有熱——是如《素問·玉機真髒論》所言「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還是如楊栗山所說「裡熱鬱結,浮越於外也,雖有表證,實無表邪」,都可以先不必追究。風寒需要得汗而解,而如葉氏所言溫病也需要「測汗」來明確是否已解(溫熱病「測汗」直接稱之為「解而汗出」當更容易理解)。看來,從「汗」來解讀療效,可以迴避寒溫之爭。
「汗」是直觀的、客觀的指征,「得汗」是中西醫學都可以承認、可以順暢溝通的臨床路徑。判斷療效(包括近效和長效)選擇這樣的客觀指征,容易讓患者信服,容易發揮中醫的優勢,也容易讓西醫學界理解和認同,這樣便可以更好地中西結合、醫患互動。看來,客觀指征不僅存在於西醫的化驗室,患者的體征和自我感覺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客觀的。
要更好地理解葉氏「測汗」之說的重要意義,先來看看章虛谷所說的「測汗者,測之以審津液之存亡,氣機之通塞也」。筆者所講的「得汗三基礎」章氏講到了兩點:津液充足和氣機通暢,還有一點是陽氣健旺。
「測汗」,通過汗測到的是陰、陽和通三方面的問題,三者都測試正常,不就是健康了嗎?一直能保持正常,不就是在保健了嗎?如此來講,一個「測汗」,便可以照顧到預防、治療、保健、養生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