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艾炷,是指將艾絨團成一定形狀的艾丸,供灸治用。古代還稱明灸、著肉灸,那時候艾炷形狀有圓錐形、牛角形和紡錘形等多種,現代以上尖下平的圓錐艾炷最為常用,是我國最早應用的灸療方法。
艾炷灸分著膚灸(亦稱直接灸)和隔物灸(亦稱間接灸)二類。著膚灸是將艾炷直接放在穴區皮表上施灸的一種方法。分大、中、小三種,大艾炷高約1cm,炷底直徑亦為1cm左右,可燃燒3~5min;中艾炷為大艾炷減半;小艾炷則如麥粒樣。三種艾炷,形狀相似。無論大小,其高度同它的底面直徑大體相等。為加強治療效果,古人往往在艾絨中摻進某些藥品,多為芳香藥物如麝香、木香、雄黃等。亦據所治病證而選加,如巴豆和艾作炷,灸瘡、瘰疬;加鉛粉治心痛等。後者,現代已很少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