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Huanɡ Mu ěr
【別名】茂若色爾布(藏名)
【來源】為銀耳科植物金耳的子實體。6~8月采。去淨泥沙雜質,曬乾。
【原形態】擔子果腦形,不規則的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裂縫中長出,寬達3厘米,高達2厘米,銀白色或鮮橙黃色,膠質,干後縮小,質硬而脆,但仍基本保留其原有形狀及顏色,成熱時表面往往覆有霜狀孢子;擔子梨形,15~19×12~16微米;孢子近球形至卵形,8~9×6~7微米。
【生境分佈】生於林區向陽避風山谷的櫟樹的腐木上。分佈西藏、四川、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菌絲體含β-胡蘿蔔素。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藥》:滋陰潤肺,生津。治虛勞咳嗽,咳血,肺結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