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天葵

【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拼音名】Honɡ Tiān Kui

【英文名】Rhizome of Fimbriatestipulate Begonia

【別名】紅葉、龍虎葉、夜渡紅、紅水葵、散血子、一點血、散血丹、一葉紅、小羚羊。

【來源】

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紫背天葵的球莖或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B.cyclophylla Hook.f.]

采收和儲藏:塊莖春、夏挖取、洗淨、曬乾或鮮用、全株夏、秋季采收、洗淨、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地下莖球形。基生葉1片;葉柄長2-6cm,其長粗毛;托葉小,卵狀披針形,流蘇產太撕裂;葉片膜質,圓心形或卵狀心形,長2.5-7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重鋸齒和緣毛,兩面有伏生粗毛,下面紫色;掌狀脈7-9條。聚傘花序有2-4朵花,總花梗纖細,長超過葉片;花淡紅以;苞片和托葉相似;雄花萼片2,卵圓形;花瓣2,倒卵狀長圓形,雄蕊極多;雌花較小,萼片圓形,另一片較小,長圓形,凹陷;花柱3,2裂,裂片螺旋,蒴果三角形,有3翅。種子極小,黃褐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低山山坡和山谷陰濕石壁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溫暖、陰涼的氣候、夏季要涼爽,忌高溫,以肥沃疏鬆的腐殖質土栽種為宜。

栽培技術 用塊莖和種子繁殖,以塊莖繁殖為主。塊莖繁殖:於春季收穫塊芭時,按大、中、小分成3級,大的加工入藥,中、小者作種栽,分別栽種。條栽,中等的種按行株距(5-10)cm×5cm,小的種栽按行株距5cm×3cm,栽後覆土3cm,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種子繁殖:秋季采收種子後稍晾乾,立即播種。種子攔草木灰或細土,然後均勻撒播到苗床上,覆薄細土,稍加鎮壓後蓋草澆水,細苗出時揭去蓋草。約經1年的育苗後,即可移栽。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捲縮成不規則團塊。完整葉呈卵形或闊卵形,長2.5-7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近對稱,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和短柔毛,紫紅以至暗紫色,兩面均被疏或密的粗伏毛,脈上被毛較密,掌狀脈7-9條,小脈纖細,時顯。葉柄長2-6cm,被粗毛。薄紙質。氣特異,味酸,用手搓之刺鼻,水浸液呈玫瑰紅色。

【化學成份】葉含花色甙(anthocyanin)[1],已分離得到矢車菊素氯化物(cyanidin chloride),矢車菊素葡萄糖甙(cyani-din-3-hlucoside),矢車菊素芸香糖甙(cyanidin-3-rutinoside)[2]。

【性味】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止咳化痰;解毒消腫。主治外感高熱;中暑;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疔瘡;瘰疬;疥癬;燙火傷;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潤燥止咳,散瘀消腫。治外感高熱,中暑發燒,肺熱咳嗽,跌打腫痛。鮮品搗爛,可敷惡瘡疔毒。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肺炎咳嗽,咯血,慢性支氣管炎。

3.《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涼血活血,消炎止痛。主治咯血,血瘀腹痛,扭挫傷,骨折,湯火傷,癬疥。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