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灸法種類很多,但總的來說可分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兩大類。
一、艾灸法
艾灸法,它是以艾葉製成艾絨作為灸材的一種施灸方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臨床上應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條灸。艾炷灸又有著膚灸(直接灸)、隔物灸(間接灸)之分;艾條灸則有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及按壓灸、隔物懸灸等不同種類,其治療作用各有特點。由於「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名醫別錄》),作為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理氣祛寒,回陽救逆等作用,製成艾絨後易於燃燒,氣味芳香,火力溫和,其溫熱能穿透皮膚,直達組織深部,因此,艾灸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
艾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乾燥葉。又稱冰台、醫草、灸草、家艾、甜艾等。艾名的來源,《本草綱目》載為:「此草可乂疾,久而彌善,故字從乂 ,而名『艾』」。「冰台」一名來自「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博物誌》),醫草(《名醫別錄》)和灸草(《埤雅》),均因醫家用其灸治疾病而得名。我國各地均產,故還常根據其產地定名,如河北產者稱北艾,浙江四明產者稱海艾,湖北蘄州產者稱蘄艾。
艾是我國勞動人民認識和使用較早的植物。《詩經·王風》:「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屈原名篇《離騷》中寫道:「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表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應用。這種應用,當以藥用為主,這可從其他的一些典籍中可得到印證,如《孟子》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之說。
而將艾灸作為一種具體治療方法並記載於醫學典籍上,則首見於《五十二病方》,內載二個用艾治病的處方,其中一方即為以艾葉作直接灸療,治療男子腸疝:「禿貴() :取 垢,以艾裹,以灸頹者中顛,令爛而已」。意為取粗麻的碎末裹在乾燥的艾葉裡,在頹疝患者的頭頂正中部灸治,直至局部皮膚燒灼潰爛為止。稍後的《靈樞》一書中,提到的灸療也是以艾葉作材料的,並有「其治以針艾」之說,已將「艾」作為「灸」的代名詞了。歷代醫籍雖也曾記載其他灸材,但均無艾應用的廣泛和歷史之久遠。艾葉作為藥物記錄,以梁·陶弘景《名醫別錄》最早,對其藥性理論作了較全面的論述:「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宋·蘇頌《圖經本草》是最早對艾葉生藥學內容有較完整記載的專著,云:「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雲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復道者為佳,雲此種灸病尤勝,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明代李時珍則十分推崇用蘄艾施灸,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
施灸用的艾,首先要求采嫩的艾葉,以春季採集為佳,且放置的時間要久。故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說:「三月三日,五月五日,採葉暴干,經陳久者方可用」。唐時孫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則認為:「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膚」。其次,艾絨製作時,要去除雜質和灰塵,艾絨要搗得爛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敘述頗詳:「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古人的這些經驗,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現代,對艾葉的應用研究更趨深入。在品種方面,發現全國各地除了正品艾葉(A.argyi)為主要使用品種以外,還有不少地區將艾蒿(A.lavandulaefolia DC.)、魁蒿(A.princeps Pamp.)作為艾葉使用。據統計目前國內艾的品種達20餘種之多。前3種因歷史的原因,可視作艾葉的代用品,其餘20多種則應視為艾葉的混偽品而予以區別。在艾葉的品質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蘄艾在揮發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燒放熱量等方面明顯優於其他地區所產艾葉。在艾葉采收期研究中,以艾葉的揮發油的醇浸出物含量以各中所含化學成分的多少為指標的研究結果表明,艾葉的采收期以端午節前後(5~6月份)最為適宜。在每天的採集中又以中午采收的揮發油含量最高。
由於艾葉具有:取材方便,價格低廉;艾絨便於製作成各種形狀的艾炷、艾條;艾易於點燃,燃燒時熱力溫和持久,能竄穿皮膚,直達深部等優點,所以應用至今,久盛不衰。
二、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絨作為剌激源的灸法,是我國豐富多采的灸法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溫熱作為剌激源的熱灸法;一類是在常溫下以某些對皮膚有一定剌激作用的物質進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稱為天灸法,現代亦稱為;發泡或引泡療法;另一類則是以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剌激物作用於穴區達到灸治目的的冰凍灸法。
非艾灸法,尤其是熱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晉代《肘後備急方》中就載有用蠟灸法治狂犬咬傷,方法是「火灸蠟以灌瘡中」。唐•《千金翼方》治療疔瘡以竹茹為熱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壯。」在宋代的《針灸資生經》中更對冷熱兩類灸法均作明確記述。如熱灸法,就提到用乾燥的鼠糞燃著施灸:「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壯效也。」另如冷灸法:「鄉居人以旱蓮草搗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二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到明代,非艾熱灸法有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類似艾條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醫學入門》:「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而桃枝灸則更類似雷火針法:「取桃枝削為木針,如雞子大,長五六寸,平之。用時,以棉紙三五層襯於患處,將針蘸麻油點著,吹滅,乘熱針之。」(《本草綱目》)。除此之外,明清時期還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諸如燈火灸、神燈照法、藥錠灸法、藥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現代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一方面是對傳統方法的揚棄,即將一些已不適應現代臨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糞灸等淘汰出局,而對一些確有價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廣、提高,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灸法如壯族藥線灸,更得以繼承發揚。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科技的參與,出現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這些,我們都將在以下章節中分別予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