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針刀療法是一種閉合性手術療法,常用以治療骨傷科需做切開手術的疾病。
操作方法
針刀療法在臨床上的應用有它獨特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小針刀要高壓或煮沸消毒,進針部位的皮膚按常規嚴格消毒後,鋪上消毒小洞巾。
遵循進針四步規程,即定點、定向、加壓分離、刺入。根據部位和病症採用不同的手法對病變部位進行鬆解、剝離、切開等手術。
適應症
小針刀療法在骨傷科方面的適應症有十一個,且主要應用在慢性軟組織損傷方面。包括:
(1)各種因軟組織粘連、攣縮、結疤而引起四肢軀幹各處的一些頑固性疼痛
(2)部分骨刺(或骨質增生)
(3)滑囊炎
(4)四肢軀幹因損傷而引起的後遺症
(5)骨化性肌炎初期(包括肌肉韌帶鈣化)
(6)各種腱鞘炎
(7)肌肉和韌帶積累性損傷
(8)外傷性肌痙攣和肌緊張(非腦源性的)
(9)手術損傷後遺症
(10)病理性損傷後遺症
(11)骨幹骨折畸形癒合
禁忌症
(1)有發熱症狀患者。
(2)有嚴重內臟病發作期患者。
(3)施術部位有皮膚感染,肌肉壞死者。
(4)施術部位有紅腫、灼熱,或在深部有膿腫者。
(5)施術部位有重要神經血管,或重要臟器而施術時無法避開者。
(6)有血友病的患者。
(7)體質極度虛弱或有高血壓的患者應慎用。
名家經驗及病案
針刀治療是一種閉合性手術,一般不用做局麻。為了確保安全,除靠特殊方法進針外,就是靠針感來判斷碰到的是肌肉、血管,還是神經、韌帶或組織間隙。如果局麻後,進針時無感覺,就無法判明刀口碰到或切割的是什麼組織,進針和手術時均難保證絕對安全,所以也不能用局麻。
典型病案:肩周炎
張某,女,45歲。患右肩周炎7月有餘,歷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近月來發作嚴重,右上肢外展內收上舉均受限,功能喪失,稍觸動患肢則劇痛難忍。小針刀手術並服中藥局方五積散加白芥子、炒薏米、防風、羌活、制乳沒。五天治療一次,共治療五次,服中藥15付,痊癒。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