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

【出處】

1.《日用本草》:凡食(鰣魚),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筍、獲芽帶鱗蒸食為佳。蒸下五味汁,以瓶盛埋上中,遇湯火傷取塗甚效。

2. 寧原《食鑒本草》:鰣魚,年年初夏時則出,餘月不復有也,故名。

3.《綱目》:鰣,形秀而扁,微似妨而長,白色如銀,肉中多細刺如毛,其子甚細膩,大者不過三尺,腹下有三角硬鱗如甲,其肪亦在鱗甲中,自甚惜之。其性浮游,才出水即死,最易餒敗。

【拼音名】Shi Yu

【英文名】Seasonal shad, Reeves''s shad

【別名】瘟魚、箭魚、三黎、時魚、鰣刺、三耒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鯡科動物鰣魚的肉或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

采收和儲藏:春末夏初捕撈,捕撈後。剖腹去髒,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鰣魚,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長32-65cm。頭側扁,前端鈍尖,頭背光滑,無線紋。吻中等長,圓鈍。眼小,有脂眼瞼幾遮蓋眼的1/2。鼻孔明顯。口中大,前頜骨中間有明顯缺刻,上頜骨末端伸達眼中間後方。兩頜無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細密110+172。鱗片大而薄,上有細紋。縱列鱗44-47,橫列鱗16-17。無側線。腹面有大形銳利的稜鱗(16-19)+(13+14)。胸鰭、腹鰭基部有大而長形的腋鱗。背鱗17-18,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18-20。胸鰭較短。腹鰭小。尾鰭深叉形。體背及頭部灰黑色,上側略帶藍綠色光澤,下側和腹部銀白色。腹鰭、臀鰭灰白色,其他各鰭淡黃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為回游性中上層魚類。每年4-5月由海進入江河,6-7月份水溫在28℃左右,即在干流或湖泊中繁殖產卵,卵浮性,具油球,卵徑0.75mm,懷卵量150萬-250萬粒。受精卵在26℃水溫h開始孵化。幼魚在江湖中肥育,以浮游動物及硅藻為食,秋季返回海中生活。

資源分佈:我國沿海及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佈。

【化學成份】肉含蛋白質(protein),脂肪(fat),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vitamin)B1、B2,煙酸(nicotinic acid)。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脾;肺經

【功能主治】健脾補肺;行水消腫。主治虛勞;久咳;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煮食。外用:適量,蒸油塗。

【注意】不宜多食、久食。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補虛勞。

2.《日用本草》:快胃氣。

3.《本經逢原》:性補,溫中益虛。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