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鱗

【出處】

出自《本經逢原》。

1.《醫林纂要》:鰣魚鱗貼治療毒,是疔則粘,非療則脫。

2.《綱目拾遺》:張佳時雲,鰣魚須乘活時撥划水邊二鱗尖長者佳,若死魚鱗,便減藥力。

3.《養生經驗合集》:鰣魚靨,用手剖下,不可見水,陰乾收貯,此拔療第一妙藥也。用時以銀針撥開疔頭,將(魚靨)一片貼上,以清涼膏蓋之,俟一宿揭開,其療連根拔出,後用生肌散收功。予治兩婦大腳趾患瘡二、三年不收功,將靨一片以銀花

【拼音名】Shi Yu Lin

【英文名】Seasonal shad scales, Reeves''shad scales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鯡科動物鰣魚的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

采收和儲藏:捕後,取鱗片鮮用或焙乾。

【原形態】鰣魚,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長32-65cm。頭側扁,前端鈍尖,頭背光滑,無線紋。吻中等長,圓鈍。眼小,有脂眼瞼幾遮蓋眼的1/2。鼻孔明顯。口中大,前頜骨中間有明顯缺刻,上頜骨末端伸達眼中間後方。兩頜無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細密110+172。鱗片大而薄,上有細紋。縱列鱗44-47,橫列鱗16-17。無側線。腹面有大形銳利的稜鱗(16-19)+(13+14)。胸鰭、腹鰭基部有大而長形的腋鱗。背鱗17-18,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18-20。胸鰭較短。腹鰭小。尾鰭深叉形。體背及頭部灰黑色,上側略帶藍綠色光澤,下側和腹部銀白色。腹鰭、臀鰭灰白色,其他各鰭淡黃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為回游性中上層魚類。每年4-5月由海進入江河,6-7月份水溫在28℃左右,即在干流或湖泊中繁殖產卵,卵浮性,具油球,卵徑0.75mm,懷卵量150萬-250萬粒。受精卵在26℃水溫h開始孵化。幼魚在江湖中肥育,以浮游動物及硅藻為食,秋季返回海中生活。

資源分佈:我國沿海及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佈。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斂瘡;拔疔。主治療瘡;燙火傷;腿瘡;下疳。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敷貼;香油熬塗或研末調敷。

【附方】1治療:鰣魚鱗,貼療瘡上,則咬緊。然後將魚鱗邊略略揭起,用力急揭去,療根便帶出。但揭療根時極痛無比,須先與酒飯吃飽,非醉飽即暈倒也。(《綱目拾遺》)2治水療,鰣魚腮下近腹處有划水二瓣,瓣間有長鱗二瓣最佳,但難得。今人以背上大鱗代之,貼上即消。(《綱目拾遺》)3治湯火傷:鰣魚鱗用香油熬,塗之。(《本經逢原》)4治腿瘡疼痛:鰣魚鱗貼之。(《綱目拾遺》)5治下疳:鰣魚鱗焙乾鍛研白色,敷之。(《救生苦海》白尤丹)6治血痣挑破血不止:鰣魚鱗貼之。(《綱目拾遺》)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