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直接灸

直接灸,又稱明灸、著膚灸,它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而施灸的一種方法。古代稱為「著肉灸」,如《千金要方》載,「炷令平正著肉,火勢乃至病所也。」又《外科精要》的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無效,「乃著肉灸良久。」施灸時可在皮膚上塗點香油或紅花油等,以防其傾倒。著膚灸因其對皮膚刺激程度及灸後有無燒傷化膿的不同,又分為化膿灸(無瘢痕灸)和非化膿灸(瘢痕灸)兩種。

化膿灸:

化膿灸,是用黃豆大或棗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以灸至皮膚起泡,並致局部產生無菌性化膿現象、結痂,脫落後留永久瘢痕,又稱瘢痕灸,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該法在唐宋時期非常盛行,如《針灸資生經》中說:「凡著艾得灸皰,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說明古代灸法,無論是治病,還是保健,一般要求達到化膿,即所謂「灸瘡」,認為能否形成灸瘡是取得療效的關鍵。

操作方法:

(1) 選擇體位和點穴:古人對此十分重視,如《千金方》曰:「凡點灸法,皆須平直,四肢無使傾倒,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破皮肉耳。若坐點則坐灸之,臥點而臥灸之……。」

(2)艾炷的安放和點火:先在施灸的穴位處塗以少量的蒜汁、香油或紅花油(鏈接到圖片),以增強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後,用線香將之點燃,直至艾炷全部燒盡,艾火自熄,除去艾灰,另按所需壯數,重新點燃艾炷。每灸完一壯,以紗布蘸冷開水抹淨所灸穴位,復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壯。由於此種灸法較痛,故在燒近皮膚,患者感到灼痛時,可在施灸穴位周圍用手指輕輕拍打,以減輕痛感。

(3)敷貼藥膏:灸治完畢後,應將局部擦拭乾淨,然後在施灸穴位上敷貼玉紅膏,可1~2日換貼一次。數天後,灸穴逐漸出現無菌性化膿反應,如膿液多,膏藥亦應勤換,約經30~40天,灸瘡結痂脫落癒合,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瘡化膿時,局部應注意清潔;避免污染,以免並發其他炎症。同時,可多食一些營養較豐富的食物,促使灸瘡的正常透發,有利於提高療效。由於化膿灸耗傷精血較多,故古人對灸後的調養頗為注意,《針灸大成·灸後調攝法》記載:「灸後不可就飲茶,恐解火氣;及食,恐滯經氣,須少停一二時,即宜入室靜臥,遠人事,遠色慾,平心定氣,凡百俱要寬解。尤忌大怒、大勞、大饑、大飽、受熱、冒寒。至於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養胃之物,使氣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氣。若過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滯病氣矣」。如偶爾發現有灸瘡久不癒合者,可採用外科方法予以處理。

對身體很弱、糖尿病、皮膚病及面部穴位不宜用此法。

非化膿灸:

非化膿灸:臨床上以達輕微燙傷為度,施灸後皮膚不致起泡,或起泡後不致透發成灸瘡,灸後不遺留疤痕,即稱為非化膿灸,又稱無瘢痕灸。臨床上多用中小艾炷。

具體操作:先將施灸部位塗以少量香油或紅花油,然後將小艾炷放在穴位上,並將之點燃,不等艾火燒到皮膚,當患者感到灼痛時,即用鑷子將艾炷夾去或壓滅,也可待病人感到發燙後再繼續灸3~5秒鐘後,更換艾炷再灸,連續灸3~7壯,以局部皮膚出現輕度紅暈為度。因其不留瘢痕,易為患者接受。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