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本草拾遺》:鱘魚,生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鼻上肉作脯名鹿頭,一名鹿肉,補虛下氣。子如小豆,食之肥美,殺腹內小蟲。
2.《綱目》:鱘,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亦鱣屬也。岫居,長者丈餘,至春始出而浮陽,見日則目眩,其狀如鱣,而背上無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長與身等,口在頷下,食而不飲,頰下有青斑紋,如梅花狀,尾歧如丙,肉色純白,味亞於鱣,髻骨不脆。
【拼音名】Xun Yu
【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 Chinese paddlefish
【別名】鮪、鮥、叔鮪、尉魚、仲明魚、鱘、乞裡麻魚、碧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鱘科動物白鱘和鱘科動物中華芻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2.Acipenser sinensis Gray
【原形態】
1.白鱘,體長梭形,一般體長2米餘,大者可達3m,前部平扁,後部稍側扁。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吻突出如長匙形,特別延長,前端狹而平扁,基部闊且肥厚,兩側具柔軟的皮膜。口大,弧形,下位,能伸縮,上下凳均具細尖齒,口前具短鬚1對。眼小,鰓孔大。體裸露光滑,或僅有已退化的小鱗狀痕跡,在尾鰭上葉具8個稜形鱗板。側線後延至尾鰭上葉。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後,鰭條46-61。臀鰭50-55。尾鰭歪形,上葉長於下葉。體背灰綠色,頭部和尾鰭均為暗灰色,腹部白色。
2.中華鱘,體延長,可達2m以上,背部略彎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基部寬厚,頂端尖,略向上翹。頭部被有光滑骨板。口下位,成一橫裂,上下唇不發達,有細小乳突,吻部腹面中央有吻須2對,等長,平行排列。眼小,鰓孔大,鰓耙薄而尖,約22枚。兩側凳部各有1塊骨板。體被骨板5行,縱列,背部正中一行較大,在背鰭前有8-14塊;後有1-2塊,體、腹側面各2行,體側骨板24-37塊;腹側骨板8-15塊。另在臀鰭前後各有1-2塊,尾鰭上葉有棘狀骨板1行。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54-66,位於臀鰭上方。胸鰭發達,著生於腹面,臀鰭32-41。尾鰭歪形,上葉發達。體背、頭部、鰭均為青灰色,腹面白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為近海和大江下層魚類,偶亦進入沿江大湖中以食魚類為主,並食蝦、蟹等動物。7-8齡始達性成熟,生殖期約為3-4月,產卵場可能在長江上游一帶,精巢呈乳白色,極鬆軟。成熟卵巢呈灰黑色,卵徑約為2.7mm,譽為珍品。
2.為近海和大江底層魚類,加游性或半回游性。5-6月間喜群集河口,主食動物性食物。性成熟需10年左右,10-11月溯江產卵,懷卵量約120萬粒,卵膜青灰色,逕約3.6mm,稍具粘性,成熟卵近黑色,甚為名貴。
資源分佈:1.我國主要分佈於長江水系,亦見於錢塘江和甬江口及黃海、東海沿岸。
2.我國分佈於黃海、東海、南海參及長江、黃河、錢塘江等流域。
【化學成份】白鱘肌肉含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二十五碳烯酸(pentacosenoic acid),二十六碳烯酸(hexacosenoic acid)。還含鐵、銅、錳、鋅、鈷、鎳、鎂、鋁、釩等。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益氣補虛;活血通淋。主治久病體虛;貧血;血淋;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50-100g。
【注意】不宜久服。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飲之。
2.《本草拾遺》:益氣補虛,令人肥健。
3.《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4.《隨息居飲食譜》:補胃,活血通淋。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