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脈法的具體內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脈象、主病等幾個部分,分述如下:
一、方法
方法即診察的技法。從《內經》主要仍是遍診法以及在診寸口脈口時有時是與人迎對比,有時是與診尺對比(診足是診尺之皮膚不是後世的尺脈),從寸口脈不分三關的情況看,《內經》是以一指診脈而不是用三指診脈的,關於診脈的時間和條件,在《素問·脈要精微論》上說:「診
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誦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常以平旦當按俞樾之說解釋為「尚以平旦」(見《古書疑義舉例》),意思是說以平旦最為理想。對於正常的脈象在《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閆以太息,命曰平人。~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實際正常人的脈是在四五息之間,《內經》以閆以太息之說解之,意謂如按息以調則幾個四至之後會出現一個五至,並不是絕對每個醫者隔數息就要有個太息(喘長氣)的,此處不可以辭害義,當然四五至之間是正常的,快或慢就都是不正常的了。對於時間上的要求提出起碼要診到五十動,見於《靈樞·根結篇》:「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代一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髒元氣,三十動一代者,二髒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髒無氣,十動一代者,四髒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以短期。」這雖然有些機械,但可以反映出古人診脈在時間和至數上是有要求的。至於正常韻脈形在《內經》中亦有所反映,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這是說脈象要與人體的各方面相適應。又說:「萬物之外,六台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做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聲台五音,色合五行,脈捨陰陽。」這是、說脈象要與自然界外在環境相適應,當然關於季節脈在《內經》是一再強調並且重複出現的,可以見其重視的程度。以上,從體內體外兩方而反映對正常脈的要求。至於正常脈應當是個什麼形象的問題,這由於脈象要受體內外環統多方面的影響是不能做一種硬性規定韻,參照以上這些原則(當然還有其他如體質、氣質,精神狀態、生活等,經文不具引)再結合《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說的原則:「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就可以取得《內經》對正常脈象的要求。對操作手法當然「持脈候至」以診脈形脈象是最主要的,另外《內經》的「循「的方法主要是診尺的,實際是皮診的方法,有時亦用於診動脈。再有《內經》對脈診還有「彈法」,如《素問·離台真邪論》在提到經氣的時候當然是說針刺時的有關「得氣」、「氣至」、「大氣」如何等等的針感針療問題,但由於《內經》又是以脈動為氣的,所以這裡亦有動脈跳動的問題在其中,而不是單純用針法方面可以完全解釋得了的。經文說:「夫邪之人於脈也,寒則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人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文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這很明確地講出邪人於脈亦就是入於經,脈的跳動情況就是經中病邪的情況,在診察和治療中對此有時使用多種方法,如下文的:「帝日: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日: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面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在這裡捫、循、切、推、按、彈、抓等,既有作治療的準備意義(治療還是用針刺法),同時亦有診察的意義。通過一系列具有動態性質的手法來瞭解脈的虛實,尤其是彈而怒之等是給血管以刺激來觀察其反應,可惜這類方法後來失傳,在診脈時主要是呆板的診其跳動,不如古人了。另外,在《靈樞·刺節真邪篇》中亦有:「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而下之。」等等亦是此法。關於彈法在《素問·三部九候論》上有一段不很完整的文字,但它可以證實在《內經》的診脈法上確有彈法,而非單純循為針療時的一種取穴候氣手法。經文說;「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林億等新校正說:「臣億等按:《甲乙
經》及全元起注本並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當踝而彈之。全元起注云:內踝之上,陰交之出,通於膀胱,繫於腎,腎為命門,是以取之,以明吉凶。今文少一而字,多一庶字及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為解,殊為穿鑿。當從全元起注舊本及《甲乙經》為正。」林億等的校正是正確的。經文下云:「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虛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這是僅存的彈法資料,很有進一步研究意義。再有推法亦是診法中很重要的方法,《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疾也。推而內之,外面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凝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面身有痺也。」新校正云:《甲乙經》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面不下。按當依《甲乙經》為正。推法後人以「舉按推尋」的手法被繼承保留了下來,並有一定的豐富和發展。
二、部位
《內經》診脈所取部位有幾種不同方法,它不但有位置上的不同,還有分佈方法,取義上的區別,故爾一種方法不但有部位的含義亦代表一種診脈方法。因此,結合部位有十二經診法、三部九候診法等等。分述如下:
1、十二經診法:即各取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級脈中一處浮露或較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義
或便於診察的動脈,以診察動脈(脈氣)的方法。其具體部位為:
太淵:肺,寸口。
陽溪:大腸,手合谷上。
沖陽:胃,足跗。
衝門:脾、腹下前股溝縫。
陰卻:心,神門內。
天窗:小腸,喉旁。
委中:膀胱,膕宛。
太溪:腎,踝裡旁穴。
勞宮:色絡,掌心。
和髎:三焦,耳與目之間。
懸鍾:膽,外廉踝之上。
太沖:肝、足大趾上跗。
2、三部九候診法此法見《素問·三部九候論》,其具體部位為: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在額兩旁足少陽經。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鼻兩旁近於巨髎陽明經。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耳前陷者中手少陽經。
中部天:手太陰、寸口。
中部地:手陽明,合谷。
中部人:手步陰,神門。
下部天:足厥陰,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
節後二寸陷中。
下部地:是少陰,在足內踝骨上陷中,太溪。
下部人:是太陰,在魚廉上趨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寬鞏足單衣沉取乃得之,候胃氣當取足跗之上衝陽之分。
十二經診法與三部九候診法屬於古之遍診方法之範疇很明顯,十二經診法就是經脈診察方法中檢查十二正經「脈氣」的方法,是診察脈動的脈診剛剛從診經脈的早期方法中分化出來的形式,隨之在新的要求下,亦即用脈診概括以瞭解全身狀態,而非單單為了瞭解十二經各經與各經之間的同題的要求下,需要走向執前馭繁。是宏觀與微觀,一般與特殊統一診察的道路,因而第一步出現了三部九候的方法,這又是一個進步。但仍未出遍診法的範圍,其後人迎寸口診法、尺寸診法等出現了,才在診察部位上得到較大的進步,而與後世脈法越來越接近。
3、人迎寸口診法即取陽明經之人迎脈與太陽經之氣日脈兩個部位的診察方法,除診其各自脈象變化外,兩者的對比亦是根重要的。所謂「寸口主中、人迎主外」(《靈樞·禁服篇》)。以兩者概括陰陽、表裡、臟腑,這種診法是寸口脈沒有發展到複雜化以前的,以少數脈位診察全身變化的方法之一。《素問·陰陽別論》:「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滑壽《素閥鈔》認為三陽當作二陽,請結喉兩旁人迎脈,以候陽明胃氣,三陰謂氣口,以候手太陰肺氣。其實人迎代表陽經,氣口代表陰經,不必鑿然定將三陽改二陽。《內經》之意不過是以兩者代表陰陽而已。
4、尺寸診法即診寸a脈與廉尺膚相結合的診察方法。其中寸口是診脈動,尺部是尺膚的皮診。這與後世寸關尺的診尺脈是不同的。
5、其他部位方法有尺診、色脈尺診、色脈診等,其中的尺診均為診尺膚,脈為寸口脈,與色診結合的如色脈尺診、色脈診等。可以看出脈法發展中仍未全脫色診的過程,這些內容見於《素問》、《靈樞》之中。另外,《內經》有無寸口分三關的診法,過去認為《素問.脈要精微論》中的「尺內兩傍」云云-段就是寸口三關診法,但對此後人不能不質疑。如日本人丹元簡就堅決認為《內經》是沒有寸口三關診法的,廖平等人的意見亦然。我們試對《素問·脈要精微論》的經文進行分析考證,確實難以證明所論是寸口三關的診法。經文說:「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競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競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這段經文只提到尺,但我們知道《內經》的所謂尺是指診尺膚而不是後人的診尺脈,對於關和寸並沒有提到,只有附上,上附上這些字樣,亦是獨在此處出現,說它們就是寸關脈在《內經》和他書中都是別無佐證的。而且如果認為《內經》提到過寸口三關脈法,那麼這個問題就比較大了。這段經文能不能得到進一步的證實或否定呢?我們看《太素·卷十五》這段經文作:「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