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脈法對後世的影響

《內經》在脈學上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後世的脈學是《內經》脈學的發展和繼續。這是因為脈法是醫經一派的特色,而《內經》則是自漢末以來僅存於世的醫經。通過《內經》將古代醫經家對脈學的探索和成就流傳了下來。《內經》所載錄的脈法內容儘管並不很統一系統,但非常豐富,它代表了起源和初步發展兩段時期的具體內容,儘管方法形式內容多樣,但有一個中心就是以陰陽學說做為認識方法,並以脈做為表達陰陽學說的實踐,從而豐富了陰陽學說在中國醫學中的意義和作用。這亦與中醫學在陰陽學說的指導下,通過辨證治療、養生、預防等方面的大量臨床科學實踐,使後世乃至今日的中醫學中,陰陽學說已經與先秦開始使用陰陽學說時,已經有了質上的不同是一樣的,彼時看重用陰陽推演一切,但後來的發展則逐漸充實了實踐的內容,證實了陰陽學說的合理內涵,並以它作為理論方法推進中醫學的實踐與發展。因而中醫已經早就形成了科學,而不是象先秦時期剛剛使用陰陽等(包括五行)學說時那樣的較典型的自然哲學性質的東西了。歷代脈學的發展亦是重要的科學實踐與學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的工作,亦是受《內經》的影響和繼承《內經》而進行的。

「脈法」的初期應當是經絡檢查,經絡檢查裡的方法之一是診脈動亦即脈「氣」,正式形成的診脈動為主的脈診是《內經》介紹給後A的,後世的脈法完全是診脈動的方法,這亦正是繼承《內經》的,《內經》診脈方法和部位儘管不同,同時亦沒有提出獨診寸口分別說的具體方法,但在《內經》中明顯地可以看出對寸口脈的重視,如人迎脈口的診法、尺寸診法、色脈尺診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獨診寸口法了。歷史證明《內經之後不久《難經》、仲景就提出並使用了獨診寸口法,到王叔和著《脈經》獨診寸口法就完成了。如以《內經》著成年代為西漢,則兩者相去不過二百年而已,沒有《內經》的成就和影響是不會在短短的二百年開創出完整的獨診寸口的診法來的。

《內經》的脈名脈形和主病主證,儘管有不少與後人不同之處,但學術是發展的,後人主要是繼承《內經》的內容,加以總結分析發展而成今天的成就。其間有去取、說解,認識亦有提高,尤其是王叔和的《脈經》是一次很大的進展,但後人確實是在《內經》的基礎上做的工作,直至今日《內經》的內容仍在實用不衰,如浮沉大小洪細滑澀等二十幾種脈象,絕大多數都是出於《內經》的,辨證主病的原因則亦是出自《內經》的。歷代脈書無不並先引用《內經》作為基礎,所以說歷代脈學的發展,實際是《內經》脈學的發展。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