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是具有復合因素的脈象,它有數,如豆(實際是滑而有力之感)與搖動不安的幾種條件。由於主要是動搖不定所以叫做動脈。
動脈脈形的說解見於仲景《傷寒論·辨脈法》:「陰陽相搏名日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日動也。」這一條經文可以分為三部分,「陰陽相搏名日動」是說明動的形成與性質;「自陽動……三焦傷也」,是說明動脈的辨證;其後至末尾是說明動脈的脈形。後兩部分用的是互文見義的文法。陽動指寸陰動指尺,三焦傷也指三部具有動脈,沒有說到關是要人「思而得之」。若數脈見於關上云云說脈形不及寸、尺,亦要人思而得之。言證只提寸尺,言形只提關、互相參照則會得到寸關尺都可以有動脈,而關脈動脈的辨證亦可以自寸尺及三焦動脈的內容不言而能喻其意知其證。這是用秦兩漢人的文法之一,後人往往不解,正像俞曲國《古書疑義舉例》所說的後人有薄錄而無文章,對於這類文字往往「死於句下」形成「刻舟求劍」了。
仲景對動脈的說解非常清楚,實際後人除個別錯誤者以外都宗之而無他說。但由於《脈經》對仲景這條經文采用了「斷章取義」的錯誤理解,亦就是不理解互文見義的文法,於是就出現了動脈只能見於關脈的謬說,影響非常大。《脈經》說:「動脒,見於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搖。」自此,動脈只能見於關就成為法定的了。賢如李時珍亦在《瀕湖脈學》中說:「動乃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脈學書十之八九是說「見於關上」、「只見於關」等等。
當然亦有少數脈書對此留一些餘地,如《診家樞要》、《脈語》、《脈法統宗》,《醫醇剩義》等書說:「多於關部見之。」「其脈多見於關上。」或「多見於關。」說明他們亦沒有理解仲景文義,同時為什麼多見亦說不出道理來。還有一部分書對此採取迴避態度如《醫學人門》、《太素脈秘訣》等,但他們雖不言只見於關,但主病不分三部,其意可見,但態度亦不算明朗。對此,李士材曾正式提出異議:「按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故仲景云:陰陽相搏名日動。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日: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謂相火虛炎,故發熱也。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且《素問》日: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為妊子也。然則手少陰明隸於左寸矣。而謂獨見於關可乎?成無已日:陰陽相搏則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以關前為陽主汗出,關後為陰主發熱,豈不精妥。」這個論議是對的,固然李氏亦不解仲景行文之法,但它從醫理,脈理上得出這樣明確的見解,並且直指只見關上之非是難能可貴的。當然引《內經》:「手少陰脈……」說是左寸而不知《內經》是「遍診法」,手少陰是手少陰經的神′門脈,這在明清人一般早就不知道這些古法了是無足深怪。
另外,手少陰脈是甚顯的,所以說動甚是妊子,亦不是後來所謂的動脈。其後黃韞兮《脈確》對比亦有一段論議:「仲景《傷寒論》云: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日動。愚按,兩上字其一乃後人誤舔者,當是數脈見於關上下。經日: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手少陰屬心,是寸有動脈矣。王叔和著《脈經》不知兩上字,其一乃衍字,因日動脈見於關上,遂令後之論脈者,皆日動脈只見於關,與經不合矣。」亦明確表示不同意動脈只見於關,但提出衍女的方法卻是迂拘的,無論其衍文之說有無根據,即或確屬衍文,見於關上下,寸尺可以有動脈了,關脈漏掉了,還是說不圓遍的,雖然這樣,他的這種對只見於關的異議總是正確的,何夢瑤說:「數而跳突名動,乃跳動之意,大驚多見此脈」仲景日:「若數脈見於關,(觀若字,則關是偶舉可知,非動脈止見於關也。)上下無頭尾(狀其圓而突耳,非其上不至寸,下不至尺也),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日動。」何氏若字釋得是對的,因而日本人丹波元簡在《脈學輯要》中說:「按《脈訣》論動脈,含糊謬妄,時珍已辨之。然猶言止見於關,爾後諸家亦有依之。至何夢瑤、黃韞兮初就一字為之解釋,極為明備,可謂千古卓見矣。」其實對只見於關之說可能很早就有人懷疑,有人採取迴避的態度其情可以想見。李士材、李延罡等人已辨之於前,何夢瑤的一字之辨很有意義,但黃韞兮的一字之辨意義就不大,對此若加以澄清主要是知道了仲景的「互文見義」的文法就再清楚明白不過,倒也用不著後人的什麼千古卓見」。
總之,到此動脈只見於關的問題總算較為清楚了,儘管絕大多數的一般醫家仍守前說,但有識之士態度已經不同了,如《醫醇剩義》儘管說多見於關卻亦論及寸尺說:「動脈如豆,多見於關,若在寸尺,陰陽兩怪。」對此馬冠群《醫悟》亦解釋過:「動脈多見於關部,為寸陽,動主陽亡汗多,尺為陰,動乃陰虛發熱。」《診脈三十二辨》說:「動隨虛見陽也。陰虛陽戰於內,動脈即現,多於關部見之,主痛、主拽痢、見於寸為陽,陽動為驚為汗,見於尺為陰,陰動則發熱形冷。」《脈論要篇》說:「動脈者數而兼緊且硬且滑,搏擊頂指之謂,三部浮沉均至,此動之正體。」兼緊之說是說它亦有不穩定感,但在這裡說緊不恰當,因為動是滑數性質的,不是弦或緊性質的。《中醫脈學研究》亦說:「動脈是一個動搖不定的脈象,它的至數是快的(所以很多醫家指它歸人數脈一類),在寸關尺三部均可見到,或單見於某部。但很多脈書都記載它只能見於關部是錯誤的,」至此動脈脈位問題算是解決了,寸關尺三部勻可以見到,而不是只見於關。至於有關動脈的其他形象比喻如《脈理求真》提到「滑數如珠」。如珠好像與滑重複,怛動本來就有滑的成分,不能算錯誤,同時這種說法影響亦不大。因為滑數脈是常見的,通認為是兼脈而並不認為是動脈,問題是黃氏對此沒有強調動脈搖動不安的特點,這就與滑數的兼脈沒有明確界限了。
錯誤的說法如《脈訣》說:「動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還無,冉冉尋之,不離其處,不往不來日動。」《脈訣刊誤》說:「尋之似有舉之還無,乃微弱沉之狀,動脈厥厥動搖出於眾脈,豈舉之還無乎?不離其處,果何處也……《內經》日:脈不往來死。若不往不來,則脈定而歸矣。」李時珍說:「《脈訣》言尋之似有舉之還無,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含糊謬妄,殊非動脈。」另外又說:「詹氏言其形鼓動如鉤如毛者尤謬。」這些批判都是很中肯的,李氏批詹言舉之說亦簡潔明確。《醫經小學》說動脈是「動脈鼓動無定居」。
任何脈都可以說成是一種鼓動,無定居是位置不固定這亦是動脈並有關涉。另外仲景《金匱要略》中提到:「心死髒,浮之實,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這是動脈的極限,有很多脈到了極限多是死脈,亦就是《內經》說的無胃氣的真髒脈,本來各種病脈都是反常的,所以反常到極點就是死脈了。根據歷史文獻及對其分析考證,結合臨床實踐、實驗等經驗體會,擬訂動脈的傳統形式的脈象指標為:
1、動脈是一個具有復合因素的脈象。
2、動脈是數、滑、有力與動搖不定幾種脈象及因素所綜合而成的。
3、動脈有「無頭尾」,如「豆」,「厥厥動搖。」
4、動脈內涵的因素就已經較多,它與其他脈構成兼脈在臨床上機會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