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微而緊者有寒,微弱者有寒少氣,微浮秋吉冬成病,微數雖甚不成病,不可勞。」
《千金方》:「寸口脈微而弱,血氣候虛,男子吐血,婦人下血,嘔汁出……關上脈微浮,積熱在胃中,嘔吐蛔蟲,心健忘。」
《四言舉要》:「遺精白濁,微澀而弱;三消之脈,細小候澀,形脫可慷;健喉走馬,微伏則難;頭痛、血虛數澀;痿病肺虛,脈多微緩;五疽實熱,澀徽屬虛;腸癰實熱,微澀而緊,未膿當下。」
《診家樞要》:「浮而微者陽不足,必身惡寒,沉而微者陰不足、主髒寒下利。」
《醫學人門》:「微浮嘔逆分內外,微沉自利汗有無,微弱少氣而無色,男精女帶而焦枯,微澀亡血增寒熱,曾經汗下醫之辜。」
《醫宗必讀》:「浮微勞極,……火熱之證,敬弱無神,根本脫離……蓄血在中,沉澀而微,速愈者希……三消之脈,細微短澀,虛手堪驚,黃疽濕熱,微澀難醫。」微脈之相兼脈主病,《診家樞要》說:「浮微為陽不足,必身惡寒;沉微為陰不足,主髒寒不利」。此陽陰指寸尺而言,微脈主陽氣虛衰,尺主上焦衛陽虛,故身惡寒(畏寒),尺主下焦元陽虛,故髒寒下利。
《醫學入門》說:「微浮嘔逆分內外。」其注為內傷則為陽虛,外感則為風暑。脈微浮之意即浮取之見若有似無之微脈,沉取即全無。嘔逆為胃氣上逆,是虛陽上衝之內虛證。至於外感風暑脈見微浮,因署傷元氣故脈微,邪在於表故脈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