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脈亦是單因素並且有獨立意義的脈象之一,脈形流利。它出現於醫籍中亦是最早的,在《內經》中屢見,滑與澀兩脈反映了脈的流利與不流利及其程度。
滑脈是流利的脈象,向來是與澀脈對舉而言的,從《內經》起總是與澀先後並列,後世脈學書亦往往與澀相比較的說明滑脈。如《醫宗說約》說:「滑脈行動不澀也。」對於這個問題《醫學探驪》說得清楚:「滑與澀對,以體狀言。」所以說它的性質只是脈的流利程度而不應當含有其他性質,這是滑脈的定義和界限,如果隨領在滑脈中加入其他素質條件等則必將引起概念的混淆,這會影響滑脈指標的標準性。由於滑脈是具有獨主、單一素質的脈象,所以它亦是一個綱領性的脈象,領如戴啟宗、滑壽等人就用浮、沉、遲、數、滑、澀六脈作為脈象的綱領。
通過歷代脈學書籍對滑脈脈形的形容,可以看出在《脈經》的說法是:「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日「浮中如有力」,一日:「漉漉如欲脫嗇」)《脈經》指出了滑是流利的這一點很重要,其他則除:「浮中如有力」這句話以外我們可以認為都是流利的說解,《脈經》這個「流利」的解釋成為對滑脈的權威性解釋,後來的脈學書籍如《千金方》、《活人書》、崔氏《脈訣》、《察病指南》、《診家樞要》、《難經集注》引楊玄操、《外科精義》、《脈訣刊說》、《脈訣指掌》、《醫學人門》、《瀕湖脈學》、《四言舉要》、《景岳全書》、《通雅》、《醫宗說約》、《脈訣匯辨》、《四明心法》、診家正眼》、《新著四言脈訣》、《醫學真傳》、《四診抉微》、《醫學心悟》、《洄溪脈學》、《脈訣啟悟》、舒詔《辨脈篇》、《脈法統宗》、《三指彈》、《脈理求真》、《醫醇剩義》、《醫悟》、《醫學探驪》、《脈如》、《醫學實在易》、《診脈三十二辨》、《脈論要篇》、《醫述》、《中醫脈學研究》等都採用了這個說法,這是因為流利之說既道出了滑脈的性質,又在脈形和指感方面提供了基本條件。
滑脈的形容除了《脈經》的「前卻」、「展轉」、「替替然」、「漉漉如欲脫」等具有說明流利這個原則說法的意義並為若干脈學書籍採用以外(多為《干金方》等早期著作),孫思邈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如動珠子」,後人繼承了這種說法如宋崔紫虛《脈訣》說:「如珠」亦有人再補充為「珠走玉盤」、「如珠走盤」、「荷珠」、「荷露」等等來形容滑脈的流利與指感,很生動形象,在學習中也容易掌握多了,因為這些都是在當時條件下利用客觀的感受去反映滑脈的脈形,同時滑脈在指下亦確實有如珠滾動向前的感覺,因而成為滑脈脈形最主要的描述。自崔氏《脈訣》以後有《察病指南》、《診家樞要》、《醫經小學》、《醫學人門》、《太素脈秘訣》、《瀕湖脈學》、《脈語》、《景岳全書》、《通雅》、《醫宗說約》、《脈訣匯辨》、《診家正服》、《醫學真傳》、《四診抉微》、《醫宗金鑒》、《洄溪脈學》、《脈訣啟悟註釋》、《脈確》、《沈氏尊生書》、《脈法統宗》、《三指禪》、《醫學探驪》、《滲脈三十二辨》、《脈論要篇》、《脈如》等,其中如徐靈胎在《脈訣啟悟註釋》中說:「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黃琳的《脈確》說::「流利如珠便是滑。」都很生動具體簡要,尤其以康應辰的《脈學探驪》說:「往來流利,如珠應指,比擬最妙。」又說:「通行流動貫如珠,一串牟尼指下摸,營血根深能勝氣,去來滑利自無拘。」將指下如珠的感覺形容得淋漓盡致。通觀各脈學書以《瀕湖脈學》形容的,「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漉漉如欲脫」為最全而,且少語病。並解釋說:「滑為陽氣有餘,故脈來流利如水,脈者血之府也,血盛則脈滑……」亦平正通達無疵。
滑脈雖然是常見脈,但歷代脈學書亦有若干對脈形的說解不當的問題,其中如偽撰《脈訣》說:「滑者陽也,指下尋之,三關如珠動,按之即狀,不進不退。」這種形容顯然有不少問題,戴啟宗《脈訣刊誤》辯之說:「《脈經》曰:『輕手得之為浮滑,重手得之為沉滑。』其像往來流利,應指圓滑,若珠之隱指。今《脈訣》日:『按之即伏,不進不退。』則是有浮滑面無沉滑也」。《脈經》日:「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按指《難經》)是沉中亦有滑也,故王裳言《脈訣》論表不及裡也且脈有獨見於一部者,有通見三部者,今曰:「三關如珠動。」非也。「按之即伏,不進不退」,則是脈不往來而定,豈所謂滑乎?李時珍亦說:「《脈訣》云『按之即伏,三關如珠,不進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今正之。」這些分析批判都是對的。
《脈經》所提出的滑脈脈形亦不是完美無疵的,例如說:「與數相似。」就不適當,滑脈只是與數相兼的機會多,出現率亦高,但數不能構成滑脈的條件,《脈經》亦提出了:「滑與數相類:」愈是相類愈不容許相混,這個問題是很明顯的,實踐中常見有緩滑脈可證。數不是構成滑脈的條件,在《脈訣刊誤》上引的就不同而是:「與數珠相似。」《瀕湖脈學》引的是:「如珠之應指。」傳世《脈經》屢經整理,宋刊本亦非盡為叔和之舊,但「與數相似」這句話《千金方》、《活人書》所弓是如此,可見就是有訛文亦在唐以前,因而考據問題,由於文獻不足,只可存疑了。元明以降由於《脈訣刊誤》與《瀕湖脈學》兩書權威性很大,故爾言脈者一般亦就強調滑與數相似的問題了。
另外,《脈經》說:「浮中如有力。」這句話亦被《脈訣刊誤》刪去不用,並且還說明了一下:「今取《脈經》所載,而去其,浮中而有力之語,蓋此語只言浮滑,亦一偏之言。」後人亦遂不再引用浮中有力之說,這亦是合理的。後世脈書有的受《脈經》「與數相似」的影響,提出數為構成滑脈的一個條件如《醫學入門》說:「滑似累珠來往疾。」《醫學實在易》說:「數而流利。」這只是個別情況。《通雅脈考》說:「一息五至」將滑脈的至數定死,亦是不對的。又因為滑是陽脈就有人與。度大相混,例如《外科精義》說:「滑脈之診,實大相兼。」《太素脈秘訣》說:「起而有力,見源如珠。」《壽世保元》說:「沉而有力為滑。」《診脈三十二辨》說:「實則往來流利,如珠走盤,而中有力。」這些有力、實、大等說顯然是不對的,因為滑可以有力可以大,但亦可以無力,亦可以小,至於實是一個特定脈名,它的脈形有具體規定,其中並不包含有滑的因素,在滑脈中牽扯到實脈是概念上的混淆,如果就是指強有力等等一般性的形容,亦不恰當。近世周學海對脈學研討精深,但在《診家直訣》中說滑脈:「短而剮強,動滑也。」這種形容亦是語有未當的。
另外關於滑脈還有兩個問題,一是仲景《傷寒論》「平脈法」中提到:「翕奄沉,名日滑,何謂也?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台,故令脈滑。」叉說:「滑者,緊之浮名也。」翕奄沉,名日滑,《脈經》不引,浮緊名日滑,《傷寒論》、《金匱要略》其他條文中不見此意,故而關於這類條文只有存疑待考,不必強作解人。但後來亦有人據此為解,如《診宗三昧》就說:「言忽浮忽沉。」形容流利之狀,無以過之,黃宮繡《脈理求真》說:「滑則往來流利,舉之浮緊,按之滑石。」或者所釋並不實際,語涉玄虛令人有莫測高深之感,最為言脈者之所忌或依經作解(儘管「平脈法」這部分資料並不見得都可靠,從本質上歪曲了滑脈的脈形並且混淆了滑脈與其他脈象的關係,這種盲目的復古作法都是不足取的)。還有滑脈須與《內經》等書的「尺滑」等相區別,因為一是脈滑,一是膚滑,兩者不同。根據歷史文獻及對其分析考證,並結合臨床實踐、實驗等,擬訂滑脈的傳統脈形指標為:
1、滑脈為具有獨立意義之單因素脈象。
2、滑脈只以脈象的流利程度言,較正常脈象為流利即可構成不同程度的滑脈,不應當含有其他因素。
3、滑脈之指感為流利感,古人提出的流利展轉,如珠走玉盤、滾珠、如荷露等帶有客觀性質的形容,都可以參照幫助說明滑脈的性質和指下的感覺。
4、滑脈被一部分文獻定為綱領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