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象之澀脈

澀脈亦是單因素並具有獨立意義的脈象之一,脈形艱澀。它出現於醫籍中亦是最早的,並與滑脈同時提出,滑澀兩脈反映了脈的流利與艱澀(即不流利)及其程度。

由於「肺為血府」、「營行脈中」、「脈氣流經」等根本原因,血脈總是流動的,滑脈是超過正常的過分流利,澀脈就是不及正常的不流乖j,它的脈形亦就是因為這種不流利而造成指下的艱澀感。如果我們將脈的流利程度與滑混作一示意就是:流利不及、正常流利、流利太過。

基於以上原因自《內經》起就將滑澀兩脈並稱對舉是有道理的。澀脈在臨床上雖然不算太少見,但在操作技術上是較為難以掌握體會的脈象,。它不像浮、沉、遲、數那麼易於領會,與滑相比亦較之為難,因而從歷史文獻到實際操作上就存在有若干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方法上的不當,有的是概念的不清,也有的顯然就是錯誤,由於這些問題還在實際工作中有所影響,就必須加以分析澄清。

本來澀脈的性質是很明顯的,就是脈來澀滯,與滑正相反,但由於指感不如滑脈易於領會,亦就是在操作上較難些,所以生出許多不恰當的說解和形容。古代文獻對澀解釋最合理而無弊的要算唐·王冰在《素問·脈要精微論》的註解中所說的:「澀者往來時不利而蹇澀也。」可謂一語破的,無游詞蔓語混於其間。澀的性質亦罷,指感亦罷,只是個澀滯,不應當參雜其他因素,這亦和滑脈不應當參雜其他因素一樣,否則不但亂了澀脈脈形,亦會亂了其它有關因素的脈形(如常提到的短、遲、散等等),這應當是定義定理界限界說問題,不能混淆含糊的。

可能是由於澀脈的指感不太易於掌握領會,所以古人往往用許多輔助性的解說以使學者領會,因為這種作法本身是不合理的,所以事與願違,反而使澀脈的面貌不是更清楚而是更模糊了,甚至於在臨床實踐中往往對不上號,深研者往往質疑,或再為之曲解,粗淺者甚至以指下難名為口實,根本不能掌握,這些問題的來源最早在於《脈經》。《脈經》上解釋澀脈說:「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日短而止。」除去往來難以外,其他解釋幾乎都有問題。因為一種脈象的形成要有它的條件,這些條件是要清楚明確,不能有所游移的。另外必須將其脈必備的條件和它常與之相兼併見的條件分開,否則必致混亂,歷代脈書犯這個毛病的問題不少,澀脈即是較為突出的一例,由於澀為亡血失精、氣滯血塞,亦多見於重證病人,所以它更易於與細、遲、散、短、不整等脈相兼而至,但不等於澀脈就定要與這些脈相兼,實踐中澀而大,澀而弦長、澀而重數分明無歇止,乃至澀而數的脈都可以見到,把易於相兼出現的情況視為絕對是不合宜的,再將這些定人標準條件中顯然就更不合理了,至於浮就更不恰當,可以說是錯誤的。

受《脈經》的影響,歷代脈書在論述澀脈脈形時很少避免此弊,全部抄錄引用《脈經》者有之,引用一部分者有之,按照這種思路方法增益、改動者有之,總之都是不當而徒增繳繞的。如《千金方》說:「或如數」。《千金翼方》加上:「促數……輕平乃得,重手不離其處,或多人而少出……」崔氏《脈訣》說:「無力緩澀。」《診家樞要》叉加上「虛」的條件等,試問或如散,究竟散不散,或如散是個甚麼脈形,這就是「玄虛」的話頭,無法訂為指標,無法令人領會掌握。促、數、虛等說之弊與遲、緩等說相似,無庸再辨。至於多人少出,人出當指脈的來去起伏,多人少出是實際上不可能的,一般論澀脈都有個脈來艱難的條件這是對的,但多數,尤其是較早期明代以上多加上這些不恰當的條件就有問題了。至於偽《脈訣》說:「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前虛後實,無復次第。」顯然全無是處,《脈訣刊誤》、《瀕湖脈學》等都對此作了分析批判,是應該的,《壽世保元》說:「遲而有力為澀。」其錯誤亦是顯然的。《醫學實在易》說:「遲而不流。」用遲已是不當,不流則脈息已停,談不上澀脈了,如果用不流代表不流利,這在切韻,亦算「懸腳」是不容許的,而遲,不能流利圓滑。滑澀者澀也,與滑相反,如刀刮竹,竹皮澀,又有節,刀刮而行澀,過節則倒退,有澀脈往來難之意,如雨沾沙,沙者不聚之物,雨雖沾之,其體亦細而散,有澀脈往來散之意,或一止復來是因澀不流利之止,與結、促、代之止不同。」如雨沾沙是為了形容沾沙不流,一止復來實際是似止非止,當然還不是止(有止是與結、促、代相兼)。戴氏之釋雖不算完善貼切,但顯然是較前人有進步的。

《脈學輯要》說:「案:脈要精微論云:滑者陰氣有餘也,澀者陽氣有餘也。」故後世諸家類為氣多血步之脈,而景岳辨之詳矣。路玉亦云:「食疾膠固中外,脈道阻滯。今驗不啻食痰為然,又有七情鬱結及疝瘕癖氣、滯礙隧道而脈澀者,宜甄別脈力之有無以定其虛實耳。」又案:「澀脈古無一止之說,叔和則云:『或一止』爾。後世脈書多宗其說。而明清諸家有不及止之義者,兼取叔和下或字,則澀之止,不必定然。」對澀脈的力度等問題作了全面的分析,當然亦就不能認為絕對是細遲短散等等的了,並對歇止亦提出了不一定要具備的說法。《醫述》則直然否定了歇止之說:「有類乎止,而實非止也。」並說:「有類乎散而實非散也。」周學海注日:「澀脈不盡類散也。」逐步將澀脒的不恰當的附加條件予以清除,使艱澀的感覺與輕刀刮竹等客觀形象的描述突出了出來。

根據歷史文獻及對其分析考證,並結合臨床實踐、實驗等,擬訂澀脈的傳統脈形指標為:

1、澀脈為具有獨立意義之單因素脈象。

2、澀脈只以脈象的不流利程度而言,較正常脈象不流利即可構成澀脈,當然它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3、澀脈的構成不應當含有細、遲、短、散、止等條件,但這不否定在實踐上較易與這些脈象兼見。

4、澀脈之指感為不流利感,古人提出的「輕刀刮竹」、「如雨沾沙」、「病蠶食葉」等帶有客觀性質的形容,都可以參照幫助說明澀脈的性質和指感。

5、澀脈亦為一部分文獻定為綱領脈。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