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備急丸--《金匱要略》卷下
【別名】大黃備急丸(《醫學人門》卷七)
【處方】大黃30克 乾薑30克 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製法】上藥各須精新,先將大黃、干美研末,再研巴豆,與上末和勻共搗為散;或煉蜜為丸,瓷器密貯。
【功能主治】攻逐寒積。治寒實冷積內停,心腹卒暴脹痛,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大豆許 3~4丸,溫開水送下。或藥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嚥,須臾當愈;如未癒,更與3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愈;若口嗷,亦須折齒灌之。
【備註】方用巴豆辛熱峻下,開通閉塞;乾薑辛熱,溫中暖脾;大黃苦洩通降,一以制巴豆辛熱之毒,一以協巴豆洩下通腑,且大黃之寒,得巴豆、干美之熱,則其性大減。故三藥配用,共奏攻逐寒積之功。
【摘錄】《金匱要略》卷下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