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傷寒金鏡錄》—世界最早舌診專著

早在我國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貞疾舌」的記載,其中就含有診斷病舌的意思。公元前3~5世紀成書的《內經》中已有較多關於舌診的記載。如關於舌苔之色,認為舌苔黃是屬於體內有熱。還有舌卷,為舌捲縮口內,不能外伸,認為是由於高熱神昏。《難經》中也有一些舌診記載。到了漢唐時代,張仲景創造了「舌苔」一詞,並確立舌診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以後《諸病源候論》、《中藏經》、《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書也提到一些舌診的內容。到宋、金、元時期,《活人書》以有無口燥舌干來辨陰陽虛實,《小兒藥證直訣》首創「舒舌」、「弄舌」的名稱。但以上一些文獻中所記載舌診的內容都比較分散,而我國最早的一本專門談論舌診的著作則要算《敖氏傷寒金鏡錄》,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診專書。

13世紀(元代),有一個姓敖的人,他對舌診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認真總結了當時察舌辨證的臨床經驗,寫成《敖氏傷寒金鏡錄》一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傷寒的舌診。他在這本書中將各種舌象排列起來,繪成12幅圖譜,並通過舌診來論述症狀。

《敖氏傷寒金鏡錄》書成以後,限於當時條件,未能廣為流行,以至現在已看不到原來的版本了。好在當時有個叫杜清碧的人,發現了這本書以後,自己動手繪了24幅舌象圖,與原書12幅合為36幅,於公元1341年印刷出版。但由於印數不多,所以看到這本書的人也沒有幾個。

我們現在看到的《敖氏傷寒金鏡錄》,就是經杜清碧增補的版本。該書以傷寒為主,又寫了一些內科以及其他疾病。主要根據舌色,分辨寒熱虛實、內傷外感,記錄了各舌色所主病證的治療與方藥。全書分36種舌色,每種舌色都附有圖譜。這對於臨床診斷時應用,確有-定指導意義。

到了明朝,一位著名醫家薛己原封不動地將杜清碧增補的《敖氏傷寒金鏡錄》收入他的《薛氏醫案》一書,《敖氏傷寒金鏡錄》方能藉以廣為流傳。薛己對該書曾作過如下評論,他說:過去有本書叫《敖氏金鏡錄》,專門以舌色來診斷毛病,書中既畫了各種舌色的狀況,又詳細地寫出了各種舌色所主的病證,然後再分別記述了它們的方藥。醫生只要一翻這本書就一目瞭然,清清爽爽。雖然比不上張仲景寫的書,但十分合乎張仲景的道理。可真是既深奧而又通俗,既合乎實用而又簡明。

以後又有個叫申斗垣的寫了一本《觀舌心法》,將舌診圖譜增加到137幅;再後,有位張誕先寫了一本《傷寒舌鑒》,又改為120幅。但從臨床實際需要來看,正確認別36種舌苔,已能滿足一般臨床的要求了。所以,《敖氏傷寒金鏡錄》的價值實在比《觀舌心法》、《傷寒舌鑒》等書要大。

《敖氏傷寒金鏡錄》的作者是一個無名英雄,現在除了知道他姓敖以外,其他如名字、出身、籍貫等等均無記載。而《敖氏傷寒金鏡錄》這本我國最早的舌診專著得以流傳,還是依靠元朝杜清碧的修訂、明朝薛己的收錄。在古時候,一部書的寫成固然很不容易,而得以流傳下來就更不容易了。

中醫的舌診對西方醫學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西醫診斷學也逐漸地重視舌質、舌苔的變化及舌的活動狀態。譬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舌頭伸出時常會發生震顫:肢端肥大症和粘液性水腫患者舌體肥大;低血色素貧血時,舌面平滑;核黃素缺乏時,舌上皮可有不規則隆起;猩紅熱病人舌頭呈鮮紅色,形如草莓。這些與中醫診斷學認為人體重要臟器的疾病,均可在舌頭上有所反應,可以通過舌診瞭解病人的病情、變化和轉歸的道理相合。正因為中醫舌診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國家正在深入研究,他們通過舌螢光檢查、舌印檢查、舌的病理切片檢查、舌的活體顯微鏡觀察、刮舌塗片檢查,以及各種生理、生化、血液流變學測定等等,探索舌診的奧秘,讓古老的中醫舌診對世界醫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