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危濟貧的那些名醫們

醫乃仁術,當以仁愛之心治病,華佗廟有聯云:「岐黃之外無仁術」,對「醫乃仁術」可謂褒揚有加。凡為醫者當以博施濟眾為己任,對貧困者尤應寄予同情,盡力給予關照,像陳道隆那樣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盡顯仁者之德。孫思邈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先發大慈惻隱之心」,提出了大醫治病的先決條件。明陳實功則提出:「貧窮之家,……凡來看病,不可要他藥錢,只當奉藥。再遇貧難者,當量力微贈,方為仁術。不然,有藥而無火食者,命亦難保也」。大凡名醫,都能像孫思邈、陳實功所言,對貧困者予以救濟;像陳道隆那樣演繹出許多博施濟困的義舉……


仗義濟貧陳道隆

滬上名醫陳道隆(1903-1973年)經常仗義疏財,慷慨濟困。他的案几上放著一塊醒目的標牌「貧病不計」。每天留出30個名額,專門免費接待付不起診費的窮困病人。有一次出診到一個窮人家裡,開方後方知這家根本無錢買藥。陳在自己衣袋裡摸了半天,發現分文未帶,情急中他摸出懷裡的金錶,囑咐病人快到當鋪換錢買藥,以免貽誤病情。病家手捧金錶感動得不知說什麼才好。第二天陳才叫司機去當鋪贖回金錶。

另有一次,一老太因思念兒子外出掙錢久無音訊而抑鬱成病。兒媳延請陳到家看病,陳環顧四周,知是貧寒人家。在為病人切診時,忽聽樓下敲門高喊領取匯款之聲。老太一聽兒子有錢寄來,頓有喜色。細心的陳道隆卻從兒媳強作笑容的臉上看出疑竇。開方之後,他暗問那兒媳是否真的有錢寄來,女子不禁悲從中來,哭泣著告訴他,剛才敲門喊取款之事,全是做給老太看的,以圖安慰之。陳道隆聽了十分動情,不僅不收病家分文,反而解囊相助20塊銀洋,配合兒媳「假戲真做」。不久,老太病癒,兒子亦歸,全家三口一起到陳家下跪,感謝他贈款救命之恩。


濟困扶危救病人

錢同文,明代海鹽縣名醫。貧病者常贈以藥。有挑擔販鹽者,家無隔夜之糧,鹽又為巡捕所奪。情急所迫,嘔血數升,匍匐至錢宅求治。同文將白銀半錠悄然夾於藥中。其人至家啟藥得銀,以為誤也。同文告曰:「我安得有銀?既或送你,也必明告矣」。其人得銀大喜,飲藥立愈。

唐介庵,清代乾嘉年間浙江名醫,治病善用大黃,人稱「大黃先生」。其醫德堪稱師表,遇貧困人家有病請診,第二次就自己前去,不勞病家再請。有一鄰居以賣手藝為生,積攢了十兩白銀,常常放在褥下。有一天白銀忽然不見,從此臥病在床,迭治無效。唐介庵聞知內情,就在衣袖裡藏了十兩白銀,借診脈之機放於病人枕下。病人發現了白銀,喜出望外,病亦隨之痊癒。

王廣運,清時河南商水縣名醫。有楚人李某,攜資金貿易於中州,失其資本,落魄不能歸。抑鬱憤懣,遂成癱症。伏地匍匐而行,不能起立。乞食至公門,詢其所以,憐之,因診其脈曰:此症尚可醫,何得遂成廢疾?遂留至其家,與之衣食,投之以藥,輒效。未幾能稍稍自立,又月餘行步健履,如無病時。其人大感,跪叩不已,公因勸之歸,贈盤費而去。


但願人皆健何妨我獨貧

範文甫(1870~1936年),近代浙江名醫,治病膽大心細,名噪一時。自奉甚儉,為人則慷慨仗義,不吝錢財。對貧者常施診贈藥(憑其蓋章處方,可徑向藥鋪取藥),每於端午、中秋、歲末之際,范則向藥鋪結算貧病家賒欠之藥資,有時竟傾其所有亦不為意,自書春聯:「但願人皆健,何妨我獨貧」。行醫數十年,家無餘資。

楊中和,清代順德縣兒科名醫,自家開藥店於城北,每日早晨,恆有百十嬰兒求治。中午飯後到病人家出診。遇有貧者,家中沒有几案,就以膝代桌,書寫藥帖,蓋上印章,令往自家藥店取藥,不收費,不索謝,常年如此。有人贈匾曰:「道行三萬六千日,活盡東西南北人」。壽至99歲。

王旭高(1798~1862年),清時無錫名醫。其治病有來請者,必先至貧家,而後到富家,人不解其意,先生曰:「貧者藜藿之體,類多實病與重病,急而相求,宜早為治,否則貽誤病機。富者養尊處優,類屬輕症與虛症,調理者居多,略遲無妨,故不得不有緩急先後也」。平時對貧者來診,不計診金,或璧還之,甚至無力售藥者,於藥方上角書「記帳月結」四字,加蓋私章,病者持方至本城藥店取藥,可不付藥資,由王旭高月底與藥房結帳。若遠道病者,察其病之淺深,預為之計,自初病至病癒,改方不收分文,以此人鹹感其德。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