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它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國的國酒,擁有悠久的歷史。關於「茅台酒」由來的傳說,據說,與一位仙女有關。
一、茅台酒傳說
千年前,赤水河畔的茅台村,才十幾戶人家,人們的釀酒的技術很平常。
有一年臘月,下了很大一場雪。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姑娘走到了村裡,一對老夫婦看她可憐,就好心收留了她,看她冷的厲害,就把自己釀的酒拿出來給姑娘喝,姑娘喝後就在他家留宿。半夜裡,老爺爺做了個夢,他夢見自己恍恍惚惚看見一個仙女,手捧盛滿美酒的杯子,把酒往赤水河裡一潑,又對老爺爺說:「好心人請記住,每年九月九日,赤水河邊釀美酒。」話說完人也不見了。第二天早上老爺爺起床後發現,那位姑娘已經走了。
從此以後,每年九月九日,河水格外純淨,所以到現在茅台酒是「重陽下沙」。根據這個傳說,茅台酒廠用了「飛仙」的圖案做商標。
二、茅台酒記載
根據歷史記載,它在最初被稱為「枸醬酒」。早在 2000 多年前,今茅台鎮一帶盛產枸醬酒就受到了漢武帝 「甘美之」 的讚譽,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於世。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受到漢武帝的稱讚,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台「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台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恆興酒坊」,稱「賴茅」。「賴茅」就是現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茅台酒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台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我國醬香型風格最完美的典型。1915 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參展代表擲茅台酒酒瓶震國威,一舉奪得金獎,從此躋身世界三大名酒行列,成為中華民族工商業率先走向世界的傑出代表。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