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主要方法

養生方法是在養生原則指導下制訂的具體方法。中醫學十分重視養生,古今醫家積累、總結的養生方法豐富多彩,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順時攝養

順時攝養,是指順應四時氣候、物候變化的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諸方面進行綜合調攝的養生方法。順時攝養的基本要求為春季宜疏肝涼宣,夏季宜瀉心補氣,長夏宜健脾燥濕,秋季宜潤肺溫補,冬季宜溫腎填精。明·高濂《遵生八箋》彙集歷代養生理論,設「四時調攝箋」專論順時養生,並在四時總論之後,分論了十二個月養生的「事宜」、「事忌」、「修養法」、「導引坐功圖」等,使四季逐月養生程式化。

另外,《內經》還提出「一日分為四時」的觀點,一日之中,早晨、中午、傍晚、入夜,人體陽氣如四季春夏秋冬,有生發、旺盛、收斂、內藏等變化特點,故養生也要順應晝夜陰陽消長規律,安排起居,攝養精神,鍛煉身體,調節飲食等。特別是氣功鍛煉,更應重視時間因素的影響。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功法,或同一功法的不同階段,在特定的時間練功,可助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趨於最佳狀態,有利於內臟功能的調節。

2.調攝精神

調攝精神,是指採用各種心理調節技術以保持心理平衡,維護和增強心理健康。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精神的調攝,將其視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淮南子》即言:「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調神的具體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包括正確認識與完善自我、學會使用心理調節、立志修德養性等,其中最為常用的為心理調節方法,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老老恆言》指出:「養靜為攝生首備。」認為調神攝生,首在靜養;而靜養之要,重在節欲,即要求人們做到對一切聲名物慾應有所節制,達到虛懷若谷、淡泊名利、超然脫俗的精神境界。《醫學入門·保養說》說:「主於理,則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悅,不求靜而自靜也。」如果過分地貪求種種聲名物慾,所欲不遂就會產生憂鬱、失望、悲傷、苦悶、惱怒等不良情緒,從而擾亂清靜之神,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只有少私寡慾,心靜神藏,才可使臟腑氣血和調,氣機調暢,抗病力強,有利於延年益壽。《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惔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太上老君養生訣》則提出:「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究其實質,都在於降低人的需要,以減少人的需求與客觀事物之間的矛盾,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當然,中醫養生並不排斥順情從欲以養神,《靈樞·師傳》已認識到:「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當盡量滿足人對衣食住行及工作條件的需求,使其心情舒暢,怡然喜悅。清靜養神還可採用凝神斂思的方法,使心神專注於一點,排除雜念,消除煩惱,保持神思清靜,並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醫鈔類編》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神全。」若每日煩惱不安,神不守舍,則易衰老。

另外,改變自己的認知,重新認識、評價自己的需要與客觀現實的關係,也是避免不良情緒產生的重要方法。《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這已具有心理防禦機制中合理化的意義,即當個人的動機和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或從事某項工作失敗時,為減輕因動機衝突或失敗挫折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並維護個人自尊,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開脫,自圓其說。其具體方法,一是百般強調凡是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稱之為「甜檸檬」心理;一是認為自己得不到或沒有的東西就是不好的,不值得關注和爭取,稱之為「酸葡萄」心理。總之,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失去的還會再來,本屬於你的東西,決不會與你失之交臂。應該學會對自己說「沒關係」,如此可使心靈擺脫煩惱,獲得安謐。

(2)抑制外界刺激的侵入:首先可採用移情法,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到自信和愉快的事情上去。《臨證指南醫案》華岫雲說:「情志之郁,由於隱情曲意不伸,……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可借助音樂、歌舞、琴棋、書畫、花鳥、垂釣、遊覽觀光、運動鍛煉等方法以轉移情志,陶冶性情。對此,《理瀹駢文》強調說:「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其次,可採用分解的方法,把一個個具體的煩惱分解開,一一予以解決,不要把不同的煩惱聯繫起來,把現在的煩惱與過去的煩惱聯繫起來,更不要和想像中未來的煩惱聯繫起來,或把一個煩惱看作另一個煩惱的原因或結果。另外,對於刺激和煩惱要做到不記憶、不思考、不聯想,以盡可能地弱化煩惱。

(3)節制情緒以防過極:《呂氏春秋》說:「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調攝精神,就要調和、節制情感,防止七情過極,以維護心理平衡。節制情緒,主要在於戒怒。《老老恆言·戒怒》指出:「人借氣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制怒之法,古人記述較多,貴在「忍」和「忘」。《古今醫統·雜著類》載「和氣湯」,專治一切怒氣、怨氣,其書言:「先用一個忍字,後用一個忘字,右二味和勻,用不語唾嚥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繼之以忘,可無終身之憾也。」說明欲怒之時,先閉口不語,使情緒平緩,此時冷靜考慮,以理性克制感情上的衝動,怒氣可迅速得以控制;然後以樂觀大度的態度泰然處之,忘卻煩惱。換言之,要學會忍耐和寬容,忍耐和寬容可以給人們一個重新思索生活的機會。另外,人世滄桑,諸事紛繁,喜怒哀樂,此起彼伏,對於任何重大變故,都要盡可能排除情緒和慾望的干擾,以寵辱不驚之處世態度,分析發生的原因,冷靜地審察情勢和處理問題,從而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

(4)化解不良情緒:當不良情緒產生後,應及時採用各種方法化解不良情緒,以免引發疾病。常用的方法有體諒、解脫、昇華、抵消、利用、合理宣洩等。體諒,即要換位思考,不要對別人要求過高,要允許別人犯錯誤。解脫是要善於看到不幸中的萬幸。昇華,是把強烈的情緒衝動引導到積極有益的方向上去,使之具有建設性的意義和價值,如孔子厄而著《春秋》、太史公腐而《史記》出。抵消,即中醫學中的以情勝情法,是當某一刺激引起不良情緒時,有意識地採取某一行動,尋求另外一種刺激,用以抵消原有刺激的作用。如張子和所說:「以悲制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以喜治悲,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以恐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以思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利用,即我們常說的「壞事變好事」,如生病住院時,可利用此無人打擾的安靜時機看書、思考問題。合理宣洩,是指把鬱積於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洩出去,以盡快恢復心理平衡,如悲痛時的哭泣、鬱悶時的狂喊、憂愁時的向友人傾訴等等。

3.起居調攝

起居調攝主要是指對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使其符合衛生要求,有序有度。孫思邈《千金要方》指出:「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


    (1)起居有常:中醫學認為,自然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乃至一日之內,都存在著陰陽消長的規律性變化,人生活在自然界中,無時不受這種變化規律的影響,同時也形成了人體自身陰陽變化的規律。因此,人們的起居作息必須與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變化規律相適應,根據季節變化和個人的具體情況制訂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並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如此,可使人體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穩定平衡的良好狀態,提高人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2)勞逸適度:勞,主要指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和房勞;逸,指休息。勞逸之間具有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都是人體的生理需要。適度勞作,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基礎代謝率,興奮大腦皮層對機體各部的調節能力,調節精神;適當休息,則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精力,調節身心必不可少的方法。故孫思邈《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說:「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疲及強所不能堪耳。」因此,養生應當正確處理勞逸之間的關係,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做到勞逸結合,有張有弛。一般體力勞動要輕重相宜,量力而行,要注意腦力勞動與體力活動相結合,以及休息的多樣化,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做到動靜結合,形神共養。中醫養生學極其重視對性生活的調節,歷代醫家無不強調節欲惜精。既不主張禁慾,如《素女經》言:「陰陽不交,則生痛瘀之疾,故幽、閒、怨、曠多病而不壽。」又反對恣情縱慾,如元·李鵬飛《三元延壽參贊書》說:「書雲,欲多則損精。可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要求性生活適度,並注意房事衛生與宜忌。總之,若能節房勞以養精,節心勞以養神,節形勞以養氣,則精足氣充神旺,自能盡終其天年。另外,睡眠、衣著及居處環境等,均屬於起居調攝的範疇。

4.飲食調養

飲食調養,是指依據中醫理論調整飲食,注意飲食宜忌,合理地攝取食物,以增進機體健康,抗衰延壽的方法。飲食調養的內容很多,包括食物的衛生,合理的搭配,食品的加工烹調,飲食的方式與衛生,飲食禁忌,因時、因地、因人調配飲食,以及藥膳保健等內容。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