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是將藥物置於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治療時用手蘸藥酒(水)塗於體表而後做手法治療,具有舒經活血、溫通發散之作用。
酒性溫,味辛而苦甘,有溫通血脈,宣散藥力,溫暖腸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等作用。適量飲酒,可以怡情助興,但過飲則亂性,酗酒則耗損元氣,甚至於殞命。醫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於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其實,酒是一種最好的溶媒,許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難以將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藥物,大多可借助於酒的這一特性而提取出來,並能充分發揮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藥效,這就是藥酒歷經數十年而不減其魅力的緣由所在。
藥酒,古代同其它酒統稱「醪醴」。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就有「湯液醪醴論篇」。醪醴,就是用五穀製成的酒類,醪為濁酒,醴為甜酒。以白酒 、黃酒和米酒浸泡或煎煮具有治療和滋補性質的各種中藥或食物,去掉藥渣所得的口服酒劑(或藥物和食物與穀物、曲共同釀製),即為藥酒。因為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御風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藥配製可以增強藥力,既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又可用於病後的輔助治療。滋補藥酒還可以藥之功,借酒之力,起到補虛強壯和抗衰益壽的作用。遠在古代, 藥酒已成為我國獨特的一個重要劑型,至今在國內外醫療保健事業中,仍享有較高的聲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藥酒作為一種有效的防病祛病、養生健身的可口飲料已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一杯氣味醇正、芳香濃郁的藥酒,既沒有古人所說的「良藥苦口」的煩惱, 又沒有現代打針輸液的痙,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佳釀美酒的享受,所以人們樂意接受。諸如人參酒、鹿茸酒、五加皮酒、虎骨酒、國公酒、十全大補酒、龜齡集酒、首烏酒等享有盛名的藥酒,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