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別名麥門冬、沿階草。以地下根莖入藥,有養陰清熱、潤肺、養胃、生津止渴之功效。主產四川、浙江、湖北、河南、湖南、福建、陝西、甘肅、山東、安徽等省。
一、形態特徵
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株叢生,高12-40厘米,覆蓋面30-40厘米。根狀莖粗短,白色,有節,節上被膜質鱗片。鬚根系,鬚根著生於粗短的莖基四周,多數,粗壯,堅韌,微白色。先端或中部膨大成紡錘形肉質塊根,白色。葉叢生於莖基部,窄長線形,基部有多數纖維狀的老葉殘基,葉長15-40厘米,寬1.5-4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綠白色並稍擴大,並在邊緣具膜質透明的葉鞘。葉緣有細刺毛,兩面光滑無毛,葉面濃綠色或暗綠色,背麵粉綠色。葉脈平行。花葶從葉叢中抽出,長7-15厘米,隱於葉叢中;總狀花序穗狀,頂生,長3-9厘米,花約10朵,小苞片膜質,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粗短,長3-4毫米;花形小,微下垂,淡紫色和淡藍色,偶有白色;花被6,不展開,披針形,深裂至基部,底部合生;雄蕊6,著生於花被片的基部;子房半下位,3室。果實漿果狀,球形,成熟後暗紫色;內含球形種子1枚,堅硬,呈半透明。 湖北麥冬:主要形態特徵:根稍粗,有時分枝多,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肉質塊根。根狀莖短。葉不如山麥冬挺直,葉色較淡,雄蕊無花粉粒。花分2-3批開放,第1批花開時,花葶明顯短於葉,第2批花開時,花葶短於或長於葉,以後花葶逐漸伸長,花後花序梗明顯長於葉片。花期過後,花梗苞片腋內殘留的花梗多為6-8枚,並於花梗簇的下面膨大長出葉簇。
二、生長習性
麥冬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耐寒、怕旱、喜水肥,無澆灌條件的田塊不宜種植。適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壤土中生長。
三、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精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
四、播種
麥冬生產上採用分根繁殖。播種期在清明前後,將生長一年的麥冬挖出,去淨泥土,摘淨塊根。用刀或剪子齊根剪去下部根莖節。再將上部葉子剪去三分之一。每簇分3—4撮。然後栽植,行株距20×30厘米。栽時澆水保墒,以利成活。
五、田間管理
麥冬成活後,注意中耕除草。若規模種植應於苗前採用藥田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除各種雜草。乾旱天氣注意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麥冬喜水肥,應經常澆灌,保持地面濕潤。抽苔開花期,應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以促使地下根莖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麥冬在乾旱季節易發生葉枯病。陰雨連綿天氣易發生黑斑病。可於發病前用1:1:100波爾多液或多菌靈防治。地下害蟲用辛硫酸配毒餌誘殺。
七、采收與加工
麥冬生長期為一年。收穫期在清明前後。將刨出的地下根莖去淨泥土,用水洗淨,曬3—4天,再晾2—3天揉搓後,抽取內心。曬乾或烘乾即可入藥出售。畝產量150公斤。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