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秉縣太子參生產歷史
太子參是我縣當前中藥材生產的主導產品之一,人工種植從1993年開始,是在牛大場鎮政府帶領下,到福建、安徽等省考察後決定從外地引種進行人工種植的品種,至今已有18年之久,種植面積也由原來的1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3萬多畝,種植農戶也由當時的幾個大戶擴大到如今的1萬多戶及幾家中藥材生產基地。成為我縣最為成功的引種品種之一。現在我縣的太子參品種在2004年通過了國家GAP認證,在產品質量上已成為全國同類品種之最,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強,同時也成為該品種市場指導價。目前全縣中藥材生產中,該品種的種植面積佔了一大半,並在當地形成了一個較為固定的同時擁有大小四十多家收購商收購的中藥材交易市場,不僅在經濟上給藥農增加了收入,同時也帶動其它中藥材品種及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太子參種植技術
我縣在十多年的太子參生產過程中,通過摸索、吸收、經驗交流總結,得出了一套實用可行的栽培技術,特別是太子參通過了國家GAP認證後,在規範種植、科學管理的農業生產模式下,對其生理特性與生長習性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瞭解,高產技術栽培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現就太子參栽培技術進行以下幾方面的介紹。
1、選好土壤,構造高產土層結構。
太子參以地下塊莖入藥,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僅根系生長發育需要一個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條件,而且由於根系較小,更需要一個松、軟、肥的良好土壤環境,因此太子參較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故最適宜太子參生長的土壤是砂壤土,砂壤土不僅疏鬆、吸熱快,而且散熱也快,晝夜溫差大,極有利於製造和積累養分,而在太子參生育後期,疏鬆肥沃砂壤土更有利於根部發育,使參根膨大。科學選定土壤並能夠改良土壤(如培育有機質肥料或深耕翻土加厚土層等),為實現高產、穩產打好基礎,選地要選地勢平坦、有背陰、土層深厚、排灌良好、富含有機質和石灰質砂壤土種植太子參,並實行種植太子參與其它農作物輪作,每隔1~2年輪作一次為好,這樣既能使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又可改變土層結構,減少惡性雜草和作物之間的病蟲害傳播。整地要求做到深翻,使土壤達到深、松、碎、平。這樣有利於太子參的生根、出苗,山區種植要做排水、灌水溝,平原種植可根據地形而定,但一定要防止積水,以防雨水過多導致根部腐爛。
2、適時種植,科學引種。
種源是優質高產的第一要素,種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品種的收成,所以太子參種源:一是要求選擇無病害的土塊作為種源地;二是要選擇種參個體健壯、芽紫色飽滿、外觀胡蘿蔔形、淡黃色,無病、無傷的太子參作為參種;三是不要多年種植太子參土塊的種參、選擇頭荒土塊或是復廂參種為佳。
種植時間在11月初到12月底為最適階段,過早因芽頭尚未成熟影響出苗,過遲則種參因氣溫下降而開始萌芽,栽種時易碰傷芽頭,影響翌年出苗。栽種時,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橫向開13厘米左右深的條溝,然後將種參按株距5-7厘米斜栽溝內,要求芽頭朝上,離畦面6厘米,芽頭位置在同一水平上,習稱「上齊下不齊」。然後按行距(溝距)15厘米再開第二條溝,並將後一條溝的土覆在前一條已排好參的溝,再行排參,依此類推,栽完1畦,稍加鎮壓,並將畦面整成弓背形。每畝用種量40-60千克。由於現在勞力緊缺和勞動報酬高,為了減少工時,大多數藥農改排放參種為撒播參種,產量並沒有多大區別,在掌握密度與用種量的前提下可以進行。
種玉米,既可增加土地收入,又有利於太子參遮蔭,科學實驗證明與禾本科套種的太子參一般病害少而且植株生長健壯且不影響產量,與茄科(如烤煙)套種太子參的病害較重。
3、科學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太子參屬淺根性作物,但仍需要大量的養份才能達到增產,所以底肥足是奪得太子參高產的保證,實施科學施肥,科學用水,及時松土除草極為關鍵。施肥主要以磷鉀肥為主,可混合施農家肥、餅肥,在我縣一般以每畝100斤高效復合肥(Z:P:K=15:15:15),視土塊肥力適當補充農家肥、餅肥,將配合好的肥料在播種前2~3天深翻土地時施入,嚴禁用作蓋種肥來施,以防爛根。促苗控苗,是調節太子參植株個體與群體生育得到協調的一種增產手段,其要求達到苗期生長健壯不過旺、中期封行要適時、後期葉青莖堅不倒伏。科學施肥,合理追肥,追肥要根據苗色和植株生長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追肥,如果需要追肥時,應在2月上旬即太子參出苗齊後進行,每畝施高效復合肥5-10公斤,千萬不可追施氨肥,以防陡長。
4、及時除草,松土,科學管水。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科學的田間管理也是高產的關鍵,太子參管得遲或管理不周,產量低,及時除草、松土,要進行除草松土,因為太子參秋天種植,春季出苗,所以在太子參出苗前可將栽種後的太子參用乙草胺水劑噴霧封閉,可以防止雜草生長。由於太子參前期生長緩慢,開春後,要及時除草,掌握見草就拔,並結合除草進行松土、澆水、排水,隨著氣溫升高,太子參生長加快,在植株封行後,太子參根莖開始膨大,除草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傷到太子參根部,影響產量,最好是用刀剪除雜草。整個大田管理要掌握好,保證前期幼苗生長土壤濕潤、中期防止過於乾燥、後期千萬莫積水。
5、科學防治病蟲害,確保豐收。
藥用植物病蟲害防治我們要採取綜合防治策略,如必須施用農藥時,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的規定,採用最低有效劑量並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降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太子參主要在梅雨季節容易發生葉斑病。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每1周噴1次,並預防高溫高濕天氣容易發生的根腐病,如有發生,可用50%多菌靈防治,所以要經常檢查及時防治 ,實行間作套種可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
6、及時採挖和加工
中藥材太子參含糖類、澱粉及果糖等成份,所以為了保證質量和產量,我們適時采收,采收過晚過早對太子的產量和質量都會造成影響。適時收穫,在8月上旬前後,植株枯萎倒苗,此時太子參的粉度已上足,是收穫最佳時期。若要留作種根,可稍延遲採挖,但要防雨水過多造成爛根。收穫時要選晴天,細心採挖,以免傷根,常用加工方法主要採用生曬法,就是將採挖出的參根用水洗淨,攤於曬場或席上,曬至鬚根焦脆主根柔軟時,用手搓去鬚根然後再曬至全干,再用電風扇吹去鬚根和雜質,加工乾燥後,貯放乾燥處,防止潮濕、霉爛、蟲蛀,就可以市場銷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