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香薷的鑒別方法 香薷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發汗解表、祛暑化濕的功能。用於暑濕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小便不利等病症。 來源 1.海州香薷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 2016年12月15日 閱讀 1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青黛的鑒別方法 青黛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宋·《開寶本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的功能。用於溫毒皮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喉痺、口瘡、痄腮、小兒驚癇等病症。 來源 為爵床科植物馬... 2016年12月14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防風的鑒別方法 防風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解表祛風、除濕止痙的功能。用於感冒頭痛、發熱無汗、風邪、風痛、風濕痺痛、目眩煩熱、四肢拘攣等病症。 來源 防風:又名關防風... 2016年12月13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甘草的鑒別方法 甘草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能。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疼痛、四肢攣急疼痛... 2016年12月12日 閱讀 1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黃藥子真假識別 黃藥子又名黃藥根、木藥子,為薯蕷科植物黃獨的塊莖。其性平,味苦,具有涼血、降火、消癭、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喉痺、癭氣、瘡癰瘰疬等症。市場上有以虎耳草科植... 2016年12月11日 閱讀 1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生地與熟地的鑒別 生地與熟地的鑒別 生地、熟地均來源於玄參科植物地黃的乾燥根,為同一藥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為鮮品的乾燥品;熟地為生地的蒸製品。二者均能滋陰生津,治陰虛津... 2016年12月10日 閱讀 1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澤蘭的鑒別方法 澤蘭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腫的功能。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腰痛、水腫等病症。 來源 為... 2016年12月09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慧眼識中藥 慧眼識中藥我國幅員遼闊,物種繁多,各地用藥習慣和名稱不盡相同,致使有些中藥品種十分複雜,加之部分中藥材因其名貴稀少而被仿製充假,因此瞭解一些識別中藥真假... 2016年12月08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赤小豆真假識別 赤小豆亦稱紅豆,古稱「小菽」、「赤菽」,又名紅小豆、赤豆、朱豆,為豆科一年生半纏繞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種子,其性平,味甘、酸,入心、脾、小腸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除... 2016年12月07日 閱讀 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三招識破明礬泡過的中藥 三招識破明礬泡過的中藥冬蟲夏草、枸杞子、白豆蔻常會用明礬浸泡。 過去,明礬常用來 淨化水。但如今,有人卻利用明礬處理中藥,使藥材... 2016年12月06日 閱讀 1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