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用法 警惕滋補膏侵害健康 鋁鍋熬膏易產生有害物質 在門診瞭解到,滋補膏方的形成必須經過3個步驟:即由中醫親自號脈量體裁衣開出中藥滋補處方、經中藥專業人員精心配製、最後由老藥工親手熬製。 除了... 2015年12月26日 閱讀 2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常識 兒童進補膏方有禁忌 膏方作為一種冬令調理方法,因對患者採取「量身定制」,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歡迎。但專家提醒,孩子若服用膏方,要注意禁忌症。 4歲以上再服用膏方 小兒臟腑嬌嫩,尤以肺、...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21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文化 歷史悠久的中醫膏藥 膏藥,是中藥五大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在戰國秦漢時期出現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等著作中都有關於膏藥的記載。這時的膏藥,是豬脂膏之...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2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製作 藥膏的製作方法 膏方的製作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 1.浸泡 先將配齊的藥料檢查一遍,把膠類藥揀出另放。然後把其他藥物統統放入容量相當的潔淨砂鍋內,加適量的水浸...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1,4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養生膏方 秋季潤肺滋補膏–二冬貝母膏 二冬貝母膏:麥門冬、天門冬各450克,川貝母30克,蜂蜜適量。將川貝母研細備用。二冬水煎2次,二液合併,文火濃縮後,按每百克清膏兌入蜂蜜150克,加入川貝母粉,煮沸...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1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百病膏藥 中醫外科膏藥對瘡癤癰腫潰爛的治療 中醫外科膏藥-提子膏外敷。 作用:拔毒生肌,清除異物,消淤止痛,清熱解毒,化腐斂瘡、軟堅散結。 主要治療:1.老爛腿、糖尿病足、脈管炎潰爛壞疽、化膿性骨髓炎、腮腺炎...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2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用法 膏藥的儲藏方法 1、膏滋:應放入罐、瓶內貯藏,注意滅菌,冷暗保存,一般為一~二年。 2、油膏:放入瓶或盒內保存,貯存期略長,但受熱易溶解。 3、硬膏:不易變質,冷暗保存,保存期可達...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25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常識 解讀膏滋方 膏方,有膏滋、膏滋藥、膏滋方、滋補藥等稱謂,顧名思義是具有潤澤滋補作用之方,屬於八種中藥傳統劑型之一,可分外敷和內服。普通人常將內服膏劑稱為膏方,因其有滋補作用,廣... 2015年12月22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製作 中醫膏藥的基本製法 1、膏滋:藥物碎為粗末,用水或酒加熱煮出,約2~3次,至藥物中可溶性物質全部溶出為度;置火上徐徐蒸發濃縮,不加或加-定量的蔗糖、(冰糖、白糖、紅糖、飴糖)或蜂蜜,濃... 2015年12月22日 閱讀 1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膏藥文化 閒話膏藥 早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中,對中醫外治的經驗體會便有了大量的文字描述。春秋戰國時期,在《黃帝內經》中,有「桂心漬酒,以熨寒痺」,用白酒和桂心塗治『風中血脈』,被... 2015年12月22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