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由黛玉傷春說情志調養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傷春,是古代文人揮之不去的難解情結,是深閨女子眉間心上的一聲輕歎。 《紅樓夢》中,擁有詠絮... 2016年01月04日 閱讀 3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曾被貶到偏僻貧困的永州(現在湖南省零陵一帶),到任不久,惡劣的生活條件便使柳宗元疾病纏身,尤其是他的雙腿變得痿弱無力,走起路來很是艱難。 一位經... 2016年01月03日 閱讀 2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醫中的五色、五味與五行 中醫對於疾病的認知,採取「取類比象」的整體性觀察方法,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進行辨證論治。所以說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但並不是高深莫測,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 2016年01月02日 閱讀 2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藥店的由來 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藥店誕生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創建的。當時,王安石基於變法派內部分裂,愛子王雯英年早逝,自己也久病纏身... 2016年01月01日 閱讀 2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龔自珍:頗通中草藥學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材。」這是清代愛國思想家、詩人龔自珍在鴉片戰爭前夕寫的一首著名詩篇。在行將崩潰的封建王朝的衰世,這首詩... 2015年12月31日 閱讀 28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古代中醫行醫之職業徽標 古時的國人是崇尚含蓄的典範,與現代西人外露張揚的民族個性迥異。這也許是不同地域環境,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審美情趣所使然吧。古代中醫在行醫過程中,會時常隨身攜帶一個職業...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張乃修:補益調養 尤重肝腎 張乃修,清末醫家,江蘇無錫人,自少年時從父習醫,畢生勤於臨床,經驗豐富,傳世有《張聿青醫案》,書中所列老年醫案,俱見匠心,其中的老年病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不僅啟發後... 2015年12月29日 閱讀 2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文字的規範與中醫藥傳承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也是記錄和傳播歷史的主要載體。我們的漢字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但作為一種成熟的文字,還應當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算起。自甲骨文以來,漢字幾種主要形... 2015年12月28日 閱讀 3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醫中酌「毒」 在閱讀醫學著作時,經常能見到「毒」字,在臨床上也經常用到「毒」字。」毒邪」常被用來闡釋某些疾病的病因病機,說明藥性和治法等。 「毒」字在中醫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如說... 2015年12月27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古代中醫有趣的情志療法 中醫情志療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許多診療奇聞佳話,大有「喜怒哀樂」皆是藥之感,中醫對一些疑難怪病具有獨特的情志療法,神奇的療效蘊藏著豐富的科學道理。... 2015年12月26日 閱讀 2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