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傷春,是古代文人揮之不去的難解情結,是深閨女子眉間心上的一聲輕歎。
《紅樓夢》中,擁有詠絮之才的林黛玉,聽到小戲子們習唱昆曲《牡丹亭》「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便勾起了滿腹女兒心事。第二十七回中,她因誤會生了寶玉的氣,一時滿腔辛酸無處訴,見桃花林中落英紛紛,掩埋落花時勾起傷春愁思,哭著念出一首「葬花詞」。以致寶玉聽後先是感歎,後竟大慟不能自持,大放悲聲。「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正表達了黛玉的憂傷情緒。
中醫所講的「情志」,即為心情、情緒。人受外界刺激後產生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稱為七情。情志過激,則影響五臟,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怒傷肝、恐傷腎,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會導致病變發生,或加重原有疾病。
第七十回中,又逢春季,黛玉作桃花行一篇,寶玉一看便知出自誰手,滾下淚來,因只有「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自幼父母雙亡的黛玉,寄人籬下,性格多愁善感,因而動輒感懷身世,淚如雨下。由於她時常作悲,難免憂慮過度,悲則氣消、憂則氣結,表現在肺,不僅致肺氣鬱結,還耗傷肺氣,所以常有喘嗽之證。
暮春,本是一個讓人憂思的季節。女性更易感花傷己,哀歎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牡丹亭》中,杜麗娘到花園尋夢,也如是感歎:「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也無人怨。」
在水樣的春愁裡,如果遭遇不順心之事,見落紅成陣、滿城風絮,更是平添憂傷。精神壓抑,難免損害身心。很多人在過度憂思惱怒後出現食慾不振、不思飲食等。皆因肝主疏洩,如情志不暢,肝疏洩失調,影響脾胃運化,導致脾胃疾病發生,稱為「肝脾不調」或「肝氣犯胃」。
治療情志疾病,心病還需心藥醫,先醫其心,後醫其身,心身並治,則標本兼治。人的精神一旦樂觀、開朗,肝的疏洩功能也得以恢復,脾胃疾病也會漸愈。
《北史·崔光傳》有言:「取樂琴書,頤養神性。」吳師機《理瀹駢文》裡也說道:「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黛玉雖有滿腹心事無法傾訴,但她的愛好寫詩、撫琴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心中的憂愁煩悶。大觀園中,姑娘們還時常放風箏、斗百草、打鞦韆玩樂,都不失為怡養心神的好方式。
《黃帝內經》認為,春季調神,貴在暢達春生之氣。調養情志要順勢而為,在萬物生機勃勃的春天裡,情志也要生機盎然。賞心怡情,令情志暢達,才能與春生之氣相適應。若人體陽氣不得生發,氣機不暢,邪氣乘虛而入,會出現咽喉腫痛、口角生瘡、牙齦出血等「上火」症狀。
因此,獨自莫憑欄。「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敝之處……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他郁。」落花風雨更傷人,不如憐取眼前春。煩惱時、憤懣時、憂傷時,不妨暫停手中的工作,離開塵世的喧囂,放下俗世的紛爭,輕衣緩帶,或泛舟湖上,或處身郊野,欣賞良辰美景以舒暢情懷,調理情志,忘卻煩憂。一如吳越王錢鏐那封風情無限的家書上那句低語: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