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T 籐三七 【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Tenɡ Sān Qī 【別名】籐子三七 【來源】為落葵科植物籐三七的珠芽。全年可采。 【原形態】肉質小籐本。葉互生,肉質,... 2016年08月06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三七的起苗時間及種苗分級 三七種苗的採挖時間一般為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下旬,採挖時應避免傷根系和種芽,隨采隨栽。 一等種苗:單株重不少於2.5克,休眠芽肥壯,根系生長良好,無病蟲感染和機械損... 2016年07月14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三七鐮刀菌根腐病 三七 學名 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 異名Panax pseudo一ginseng Wall. var.notoginse...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1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三七的真偽鑒別 三七的真偽鑒別 三七,又名金不換、田七、參三七等。主產於我國雲南文山州、廣西靖西、睦邊等地。它具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對人體各部分出血和金瘡跌扑腫... 2016年06月26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J 姜三七 【拼音名】Jiānɡ Sān Qī 【別名】三七姜、姜葉三七、土田七、竹葉三七、姜七 【來源】姜科姜七屬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2016年06月23日 閱讀 1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T 土三七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Tǔ Sān Qī 【英文名】Herb of Chrysanthemum-like Groundsel 【別名】見腫消、乳...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1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三七古往今來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西南邊陲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密林中,生長著一種「春苗如翠,秋實似火」的植物,民間謂之神草。千百年來,關於這種「神草」的許多神奇故事一直被萬口傳誦: ... 2016年06月19日 閱讀 3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三七的傳說故事 三七,別名參三七、田七、血山草、蠍子草等,古時亦稱昭參、血參、人參三七等。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主產於雲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以雲南文山產的質量最佳。 三七... 2016年06月18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三七炭疽病的症狀及防治 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三七的地上部,葉部病斑黃褐色,有明顯的褐色邊緣,後期病斑上著生小黑點,易穿孔;葉柄和莖部多為中央下陷的黃褐色稜形斑;果實上則呈圓形微凹的褐色斑,濕...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三七故事—銅皮鐵骨獅子頭 本品的特徵可用「乳包、釘頭、銅皮、鐵骨、菊花心」十一個字概括。「乳包」是指頂端及周圍的瘤狀突起物;「釘頭」是底部切斷支根的痕跡;「銅皮」是指灰黃色的外皮;「鐵骨」是...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2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