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山柰的鑒別方法 山柰,又名沙姜。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本草綱目》。具有散寒溫中、消食止痛的功能。用於胸脘脹滿、腹中冷痛、寒濕吐瀉、風濕關節痛等病症。 來源 為姜科植物山柰Kaemp... 2017年06月27日 閱讀 1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柰山柰 【拼音名】Shān Nai 【別名】三藾、沙姜、山辣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乾燥根莖。冬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切片... 2017年04月27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柰 概述:本品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 . 的乾燥根莖。冬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切片,曬乾。 &nb... 2017年03月04日 閱讀 1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柰 【出處】《綱目》 【拼音名】Shān Nai 【別名】三奈子(《海上方》),三賴(《品彙精要》),三柰、山辣(《綱目》),三藾(《南越筆記》),沙姜(《嶺南採藥錄》... 2017年01月02日 閱讀 2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黃花山柰 【拼音名】Huanɡ Huā Shān Nai 【別名】石竹花、巖白姜、土山奈、水馬鞭、若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黃花大苞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2016年12月25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山柰 山柰又稱沙姜,為多年生薑科植物山柰的根莖,產於兩廣、雲南、台灣等高溫、潮濕的地區,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間,地上莖枯萎時,挖取2年生的根莖,洗去泥土,橫切成片,用硫磺... 2016年10月06日 閱讀 1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柰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山柰俗訛為三柰,又訛為三賴,皆土音也。或雲本名三辣,南人舌音呼山為三,呼辣如賴,故致謬誤,其說甚通。山柰生廣中,人家栽之。根葉皆如生薑,作... 2016年06月05日 閱讀 1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山柰栽培技術 一、概述 別名沙姜、山辣。 為姜科山柰屬植物山柰,以根莖入藥,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主產廣東、廣西和雲... 2016年02月25日 閱讀 3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山柰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於胸隔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用法用量】 6~9g。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2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