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脈詳細介紹

無脈指一手之寸關尺或兩手之寸關尺無脈而言。無脈與伏脈是絕然不同的兩種脈。臨證者不可混同視之。無脈,類似現代醫學所稱的無脈症。無脈症的原因尚不明確,一般而言,除外傷性血管損傷者外,約言之,可能與風濕病、結核病等有關。無脈症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於感染所引起的變態反應,屬於膠原性疾病的範圍。

無脈症為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慢性、進行性,且常為閉塞性的炎症。亦稱為縮狹性大動脈炎。由於受累動脈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臨床類型,其中以頭和臂部動脈受累引起的上肢無脈症類型為多見,其次是降主動脈、腹主動脈的肢無脈症和腎動脈受累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類型。無脈症一般發展緩慢,病程常在一年半至l4年以上,自行緩解去,亦偶有發現。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卷五·無脈》曰:「一人喪妻,右手全無,後憂釋脈出。」可見有一部分無脈症是可逆性的。

無脈症因大動脈狹窄程度不同可有不同表現,輕度狹窄或非閉塞性狹窄時,脈可表現極微弱,中醫稱伏脈,或寸脈部位先無脈,依次波及寸關尺各部位。完全閉塞時則可使寸莢尺橈動脈和肘動脈均呈無脈表現,清·周學海《脈簡補義·卷下·脈有隱伏不見》日:「伏脈謂之六陰,有極沉細者.有井沉細而無者,皆常脈也。但有一手如此者,有兩手如此者,有六部正位如此而尺澤之下仍見脈者。更有關尺見脈而兩寸獨伏者,此當退一步診之,以關為寸,以尺為關,以尺後為尺也。」周氏的論點是科學的。中醫對無脈證的認識約略之有如下四條:

1、久病無脈久病,指嚴重而持久的危重患者而言。由於久病傷及陽氣陰血,心主血之力不足,灌溉之量不充,是以脈弱或伏或無。這種無脈證,氣血恢復之程度而央定其預後,故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卷五·無脈》日:「久病無脈,氣絕者死。」不言而喻,反之,則氣復返者生也明矣。

2、暴病無脈暴病者,舉凡跌仆金刃之傷,「及劇痛,暈厥,吐利,失血等急性病,由於邪氣之突來,氣血陰陽可因而一厥而不續,或氣或痰或血瘀均可使脈搏一時性滯澀,而形成無脈證。這些情況往往是一時性氣機逆亂,經適當處理常可自愈或治癒。所以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卷五·無脈》日:「暴病無脈,氣鬱可治,傷寒痛風,痰積經閉,憂驚折傷,關格吐利,氣運不應,斯皆無慮。」又日:「慎庵按:凡大吐後,有脈伏二三日不出者。有大痛後,氣血凝滯,脈道雍阻而不出者,吐止痛安而脈自出。不可因其脈無,而遮斷為死證也。」

3、傷寒無脈,中醫所稱之傷寒,是所有外感熱性病的總稱。前已言之,無脈證患者多與結核和風濕病有關,故無脈症之活動期中常可出現發熱等症,和中醫學講的傷寒無脈學說近似。如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引汪子良日:「傷寒頭痛發熱,一手或兩手無脈,此寒邪在表,不得發越之故,必邪汗也,當攻之。」又日:「一疫病,面赤,舌苔白,小便數,大便秘,身如芒刺,六脈俱無,此欲作斑之候,投升麻葛根湯合生脈散,一服斑出,六脈見而安。」

4、外傷無脈外傷無脈,必有金刃折骨傷筋動脈之創,有痕可征,此非全身性疾患,乃局郁之損傷。如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卷五·無脈》日:「一人一手無脈,因詢之打傷所致。」由於這種無脈是局部筋脈之扭變,故無關於大局也。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