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鑒別方法

花椒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秦椒。具有溫中散寒、驅蟲、止癢的功能。用於胃脘冷痛、嘔吐、腹瀉、陽虛痰喘、蛔蟲病、蟯蟲病,外治皮膚瘙癢、疥瘡等病症。

來源 1.紅花椒: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乾燥果皮。

2.青花椒: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的乾燥果皮。

產地與分佈 1.紅花椒:主產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此外,青海、山東、四川、湖北等省亦有分佈。銷國內,多作食用和藥用。

2.青花椒: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江蘇等地。此外,內蒙古、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亦有分佈。銷全國,多作藥用。

鑒別要點 紅花椒與青花椒形狀相似。僅前者外色棕紅或紅紫色,香氣特殊,味辛辣麻舌持久;而後者則灰綠至棕綠色,顆粒略小,氣香,味微甜而後辛為異爾。

至於類似品竹葉椒、野花椒均似紅花椒,僅色稍淡,形略有不同。

名典鑒別 1《神農本草經》:「秦茉,味辛溫。主風邪氣,溫中除寒痺……生川谷。」2《名醫別錄》:「秦椒生泰山山谷及秦嶺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實。」3陶弘景曰:「今從西來。形似椒而大,色黃黑,味亦頗有椒氣。或雲即今楞樹子。櫻乃豬椒,恐謬。」4唐·蘇恭曰:「秦椒樹,葉及莖、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實細爾。藍田、秦嶺間大有之。」5宋·蘇頌曰:「今秦、鳳、明、越、金、商州皆有之。初秋生花,秋末結實,九月、十月采之。《爾雅》云:檓,大椒。郭璞云:椒叢生,實大者為椴也。陸璣《疏義云: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莖葉堅而滑澤,味亦辛香。……今成皋諸山有竹葉椒,其木亦如蜀椒,有毒熱,不中合藥也,可人飲食蒸雞豚用……今南北所生一種椒,其實大於蜀椒,與陶氏及郭、陸之說正相合,當以實大者為秦椒也。」6寇宗奭曰:「此秦地所產者,故言秦椒。大率椒株皆相似,但秦椒葉差大,粒亦大而紋低,不若蜀椒皺紋高為異也。然秦地亦有蜀椒種。」7明·《本草蒙筌》:「蜀椒,產自蜀州。八月收采,顆紅者為貴,閉口者殺人。……又種秦椒,乃出秦嶺,氣味俱芳。顆粒較蜀椒略大。」8李時珍曰:「秦椒,花椒也。始產於秦,今處處可種,最易繁衍。其葉對生,尖而有刺。四月生細花。五月結實,生青熟紅,大於蜀椒,其目亦不及蜀椒光黑也。范子計然云: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隴西天水,粒細者善。蘇頌謂其秋初生花,蓋不然也。」9清·《本草從新》:「川椒,一名蜀椒。蜀產,肉厚皮皺為川椒,比秦椒略小,去閉口者。秦椒,俗名花椒。俱同川椒,比川椒味短,紋低。」

快速鑒別 1.紅花椒:為球形蓇莢果自頂端沿腹背縫開裂,呈基部相連的兩瓣狀,直徑4~5mm。果實基部有小果柄及1~2個未發育的顆粒狀離生芯皮。外果皮表面呈紅棕色或紅紫色,皺縮,有多數點狀突起及凹下的油腺;內果皮光滑,淡黃色,薄革質,常由基部與外果分離而反捲。殘留種子黑色,有特殊香氣,味麻辣而持久。

2,青花椒:多為2~3個上部離生的蓇莢果,直徑3~4mm,頂端具短小喙尖。外果皮表面呈灰綠色、黃綠色至棕綠色,有網紋及多數凹下的小點狀油腺;內果皮光滑,灰白色或淡黃色,與外果皮分離或捲起,殘存種子卵形,黑色有光澤。氣香,味微甜而後辛。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