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鑒別方法

山藥原名薯蕷,《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本草綱目》載入菜部柔滑類,為中醫常用的補氣藥,有益氣補脾、滋腎虛、治消渴之功。傳統習慣認為河南所產者質量最佳,由於各縣的產品多集中於沁陽縣,舊稱懷慶府,故有「懷山藥」之稱。商品藥材中,因加工方法不同,又有光山藥與毛山藥之分,二者除銷售習慣不同外,質量基本相同,均可同等入藥用。目前市場銷售的山藥,主要為懷山藥(淮山藥)。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乾燥塊狀莖。

產地與分佈 主產河南新鄉地區的溫縣、武陟、博愛、沁陽等縣,為全國馳名四大懷藥之一。

毛山藥藥材是以身干、質堅實、粉性足、斷面顏色潔白者為佳;光山藥藥材是以條粗直,體結實質重,色潔白光滑,圓柱形,兩頭齊,無僵裂者為佳。

山西,河北安國,陝西朝邑、華縣、同州及川、蘇、浙、皖等省產的山藥,含水分重,不易曬乾,且質松多筋,過去作副食品,少作藥用。新鄉地區群眾又將栽培的山藥分為鐵棍山藥、白皮山藥和太谷山藥(由山西太谷引種而來)三個品種,鐵棍山藥皮發黑,澱粉細緻,體形細長質硬。白皮山藥皮發白,澱粉細緻,體較前者粗大,鬚根短小而少。太谷山藥皮粗,鬚根粗而密,體粗大,產量高,為目前的習見品。

快速鑒別 懷山藥在河南產地分為鐵棍山藥、小絨毛山藥、白皮山藥和菜山藥四個類型,其中以鐵棍山藥為最佳。鐵棍山藥鮮貨每1750g可制500g成品,小絨毛山藥2250g制500g成品,白皮山藥2500g制500g成品,菜山藥則3000~3500g才製成500g成品。

1.毛山藥是加工時不搓圓去皮的山藥。外形不一,多為扁圓形、略彎曲的柱形狀體,長15~30cm,直徑1.5~3cm。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有明顯的縱皺及栓皮未除盡的痕跡,或有小疙瘩,兩頭不齊。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足,顯顆粒性。氣無,味甘淡而微酸。

2.光山藥則為加工修整搓過的成品。呈長圓柱形,長約10~20cm,直徑約3~4cm,潔白光滑,粗細均勻,兩端平齊。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質。臭微,味淡微酸,嚼之發粘。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