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溫兼伏氣化熱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徐姓媼,年五十九歲,於中秋上旬得溫病,帶有伏氣化熱。

【病因】

從前原居他處,因遷居勞碌,天氣燥熱,有汗受風,遂得斯病。

【證候】

晨起,覺週身微發熱兼酸懶不舒,過午,陡覺表裡大熱,且其熱浸增。及晚四點鐘往視時,見其臥床閉目,精神昏昏。呻吟不止。診其脈左部沉弦,右部洪實,數近六至。問其未病之前,曾有拂意之事乎?其家人曰︰誠然,其稟性褊急,恆多憂思,且又易動肝火。欲見其舌苔,大聲呼數次,始知啟口,視其舌上似無苔而有腫脹之意,問其大便,言素恆乾燥。

【診斷】

其左脈沉弦者,知其肝氣鬱滯不能條達,是以呻吟不止,此欲借呻吟以舒其氣也。其右脈洪實者,知此證必有伏氣化熱,竄入陽明,不然則外感之溫病,半日之間何至若斯之劇也。此當用白虎湯以清陽明之熱,而以調氣舒肝之藥佐之。

【處方】

生石膏(二兩搗細)知母(八錢)生萊菔子(三錢搗碎)青連翹(三錢)甘草(二錢)粳米(四錢)共煎湯兩盅,分兩次溫服。

【方解】

萊菔子為善化郁氣之藥。其性善升亦善降,炒用之則降多於升,生用之則升多於降。凡肝氣之郁者宜升,是以方中用生者。至於連翹,原具有透表之力,而用於此方之中,不但取其能透表也,其性又善舒肝,凡肝氣之郁而不舒者,連翹皆能舒之也。是則連翹一味,既可佐白虎以清溫熱,更可輔萊菔以開肝氣之郁滯。

【複診】

將藥兩次服完,週身得汗,熱退十之七八,精神驟然清爽。左脈仍有弦象而不沉,右脈已無洪象而仍似有力,至數之數亦減。問其心中仍有覺熱之時,且腹中知饑而懶於進食,此則再宜用涼潤滋陰之品清其餘熱。

【處方】

玄參(一兩)沙參(五錢)生杭芍(四錢)生麥芽(三錢)鮮茅根(四錢)滑石(三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方中用滑石者,欲其餘熱自小便瀉出也。

【效果】

將藥連服兩劑,大便通下,其熱全消,能進飲食,脈象亦和平矣。而至數仍有數象,俾再用玄參兩半,潞參三錢,煎服數劑以善其後。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