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系感受溫熱之邪為病,故與季節氣候密切相關。《素問·熱論》作了舉例說明:「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是說夏至之前發生的外感熱病稱溫病,夏至之後發生的外感熱病為暑病,這種以季節氣候為依據的分類方法,成為後世溫病分類的理論根據。
溫熱病的預後轉機,主要取決於正邪鬥爭的盛衰。《素問·評熱病論》舉「陰陽交」為例:「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闡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所謂「陰陽交」,是指溫熱病過程中,陽熱之邪入於陰分,交結不解的一種危重證候。溫熱病汗出之後又立即發熱,標誌著邪熱亢盛,正不勝邪。在此基礎上再出現脈躁疾(邪盛精衰)、不能食(精氣得不到補益,胃氣衰敗)、狂言(神志散失)等,此即所謂三死候。
三死候的提出,表明了古人判斷溫熱病預後好壞的基本觀點:一以正邪鬥爭勝衰為依據,正勝邪怯則病退,邪勝正衰則病危。二以胃氣、神氣的存亡為依據,「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得神者生,失神者死」。三以汗後變化為依據,熱病汗後脈靜身涼者吉,脈躁身熱者凶。這些觀點,已廣為後世理解和運用。
溫熱之邪入經絡,可以循經入髒,導致五臟熱病。《素問·刺熱篇》云:「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腎熱病者,先腰痛骨行(heng)酸,苦渴數飲,身熱。」《刺熱篇》並將五臟熱病劃分為「先病」、「熱爭」、「氣逆」三個不同的階段,表明了熱邪的由淺入深,由輕至重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