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傷寒論》作者張仲景的籍貫鄉里,大抵上對其為東漢末南陽郡人的說法都比較認同,雖然存在有多種不同說法,但基本不出南陽郡範圍。因此《傷寒論》的語言環境當以南陽方言作為參考,其中涉及的某些煎藥溶劑和飲食的詞彙,則需進一步澄清其範圍及概念。
強幾幾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14條說:「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項背強幾幾」說明筋脈拘急,而筋脈拘急多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體,寒主收引,汗孔也將隨之閉阻,應該是無汗的,在出現「項背強幾幾」的同時,又有汗出惡風,從表面現象上看拘急與汗出似乎不太吻合,所以說「反汗出惡風」。「項背強幾幾」的「強幾幾」讀作qīang jīji,是南陽一帶的方言,當地人們對身體上似疼非疼,似癢非癢,拘急不舒,難以準確形容的情況,在名詞的後面加一個「幾幾」來描述,譬如「疼幾幾」「麻幾幾」「酸幾幾」「癢幾幾」等等,也有說成「麻唧唧」「癢唧唧」的,總之是沒有實質性的具體含義,只是一個語氣詞罷了。宋金時期的醫家成無己在他的《註解傷寒論》中,將「幾幾」註解為:「幾幾,伸頸之貌也。動則伸頸,搖身而行。項背強者,動則如之。」大意是說:幾幾,就是伸脖頸的樣子,像小鳥一樣走動時候伸縮脖頸,搖動身子,項背強的病人,活動時也是這個樣子。成無己對「幾幾」的註釋,其來源大概是《釋音》對「幾(無挑鉤)」的解釋:「幾(無挑鉤),音殊,短羽鳥飛也。」自此後世其他醫家大多將「幾幾」讀作「殊殊(shūshū)」了。
成無己之所以如此解釋「幾幾」,首先從讀音而言,大概因為他是山東聊攝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那裡的方言中,將「束束」或者「酥酥」作為形容詞詞尾,由於平舌音和翹舌音的習慣不同,經常會出現譬如說「強束束」「麻酥酥」等口語;其二是古代的竹簡、木簡或者刻板印刷都不很規範,或者年久磨損,「幾幾」的挑鉤不夠明顯,致使成無己將「幾幾」誤認為「幾(無挑鉤)」,但所表達的意思則與項背強幾幾的病人表現比較相符,通常有項背強急不舒的病人,總想伸伸脖頸或者扭轉脖頸幾下,來緩解症狀。雖然成無己的註解意思也符合該證的臨床表現,但若從原意來看,讀作幾幾更符合仲景所處的語言環境,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不妨兩種讀法並存。
懊
《傷寒論》中說:「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主之。」「懊」一詞,在南陽方言中,應讀作wā nong,讀作ao nǎo或者ǎo nong都不合適。「懊」(wā nong)既是心理症狀,又是生理症狀,即心煩與噁心的合併表現,想嘔吐又不能嘔吐的說不出的一個症狀,南陽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觸到骯髒的東西時的一種反應。另外如果吃了過量或者過涼東西,胃中滿悶,噁心欲吐不吐,也會以「懊」來形容。所以這裡的「懊」是無形邪熱擾動心神,傷及胃氣的雙重表現,既有生理上的噁心欲吐的表現,又有心理上的厭煩不舒的心態,單純解釋為「心煩」的心理症狀或者是「噁心」的生理症狀都不夠貼切。正因為是無形餘熱上擾胸膈,所以治療時,採用輕清宣散的梔子豉湯,發越胸胃之間的邪熱。
清漿水
《傷寒論》第393條「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枳實梔子豉湯方以炙枳實三枚、 梔子十四個、綿裹豉一升,以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關於方中的溶媒「清漿水」,具有「性涼善走,能調中宣氣,通關開胃,解煩渴,化滯物」的作用。然而清漿水究系何物?有多種說法:如酢漿水說、米泔水說、米漿水說、菜漿水說、食用漿澄清液說、漿線水等。
要瞭解「清漿水」究竟是什麼?先瞭解南陽大眾食品「漿麵條」,它是用發酵的酸漿水下麵條,裡面再放些豆芽、芹菜、韭菜或其他青菜,就是漿麵條了。漿麵條放到嘴裡,首先的感覺是酸,這和醋的酸味截然不同,是一種淡淡的、綿綿的酸味。漿麵條屬發酵食品,像酸奶一樣有營養,容易被消化吸收,裡面的芹菜或其他蔬菜,含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搭配合理。
做漿麵條的主料,是將用水泡過的綠豆加入適量的水粉碎後,經放置發酵而成酸漿水。未經發酵的、上部比較澄清的、不帶綠豆澱粉的就是「清漿水」,在炎熱的夏天,南陽農村至今還有磨綠豆漿水喝的習慣,用來清火解熱,其實就是取綠豆能夠去火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國是綠豆的原產地,古代叫它菉(lu)豆,西漢司馬相如的賦裡就提過菉豆。
本證是傷寒病後勞復,虛熱(非陰虛有熱)再生,故以清漿水煎藥,增加藥物的清熱除煩作用,至於為什麼長時間煎煮,大概是擔心過於寒涼,遏阻內熱外散。
白飲
《傷寒論》中明確稱為散劑有7個,除了文蛤散以沸湯沖服、瓜蒂散以熱湯煮香豉成糜和服外,其他散劑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蠣澤瀉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飲和服方寸匕」,關於「白飲」,也有不同的說法,考「白飲」有三種解釋:
這裡的「白飲」是在做大米干飯的過程中涳出的米湯。南陽民間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飯有三種做法,一種是流質的,質地較稀,稱作「熬米湯」;一種是半流質的,質地較稠,稱作「馇米飯」;一種是固體的,稱作「燜干飯」。在燜干飯的過程中,首先將米煮熟,然後用蒸籠布濾出或者直接倒出多餘的米湯,再上火蒸成干飯,而這濾出的米湯就是「白飲」,也叫「白湯」,有如牛奶一般細膩,且有很濃的米香,具有養胃健脾的功效,在過去奶粉、牛奶奇缺的時代,是育兒最好的代乳品。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湯養胃的目的,和白飲和服散劑有異曲同工之妙。
索餅
《傷寒論》第332條「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其中提到「索餅」一詞,「索餅」究系何種食物?
《釋名·釋飲食》:「餅,並也,溲面使合併也;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王先謙補證引成蓉鏡曰:「索餅,疑即水引餅,今江淮間謂之切面。」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麵條子》:「索餅,乃今麵條之專名。」從南陽地方的飲食習慣考證,「索餅」大約有兩種指向,其一即是前面所說的「麵條」,分為湯麵條,即連湯帶麵條一起的一種吃法;撈麵條,即將麵條煮熟後撈出,加上炒菜或者蒜茸攪拌後食用,是中原尤其南陽一帶人們的最愛。其二是「加湯煎餅」,具體做法是將適量的面和水一起攪勻,成流質糊糊狀,有條件的還可摻入雞蛋,鍋加熱後放少量食用油,倒入麵糊,攤成盡可能薄的軟餅,稱作「煎餅」,成熟後在鍋中用鏟子切成細條狀,旋即加入適量水,水沸即成,是一種既方便、簡單又快捷的飲食,可以稱作中式「快餐」。
不論是湯麵條或者是加湯煎餅,都是一種流質、柔軟、易於消化的麵食,對於作為是否患有「除中」證病人的診斷性飲食,都是能夠起到應有作用的,但加湯煎餅製作比麵條容易、方便、快捷。根據《釋名·釋飲食》所載名稱,結合南陽地區飲食習慣,以及兩者的製作程序,個人以為,《傷寒論》中的「索餅」所指,應是「湯麵條」,至今仍有以蒜茸撈面治療洩瀉的用法。如果在不方便製作湯麵條的條件下,「加湯煎餅」也可同樣用於是否「除中」證的診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