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念與《周易》智慧結合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是中國傳統學術的核心,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哲學教科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接《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接以入《易》,《易》說至繁。」《周易》的智慧,主要可用「變」「中」「時」「知幾」四方面來概括,而且在中醫運用中得以體現。

「變」 就是要順應規律,找準位置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天人合一」。中醫的生命觀,就是「莊子」說的「通天下氣耳」。天下都是一種「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遊》)。東漢時期著名哲學家王允說:「天地合氣,物偶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天地陰陽之氣相合,就產生了萬物。人也完全是一個自然產物。可見,天地人相合,就是順應規律。順應規律就要順變。

「變」,有兩個方面的變,一方面是在成功或走運的時候(即身體好的時候)如何防止變,就是中醫中治未病的理念,也是養生的理念。《黃帝內經》中的《素問》裡岐伯說人要「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黃帝內經》中還講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認為人稟受了天地之氣而生,應當按照四時運行的規律生存。防變的最好辦法是變自己,而且要變在花未盡開月未圓之時。另一方面,是在失敗或倒霉的時候(即身體不好的時候)如何促進變,就是中醫中治小病或大病的理念,就是要順應規律,找準位置,按照陰陽平衡,五行的整體相關性理念,辨別每一個細節,找準絕處逢生的機會和位置,辯證促變,使其變好,達到新的平衡。

「中」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特點是中庸之道

所謂中庸,也叫庸中,即用中。因為「中」就是維持事物的平衡。平衡是一個適度,既不過,也沒有不及。正如《周易》講變化,就要變得恰到好處。中醫的陰陽理論,就是辯證法的對立統一,既講平衡統一,又要講矛盾、鬥爭。所以,中醫認為一切疾病都來自於陰陽失衡,也就是說失去了中道。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提出的「心理、生理、哲理」養生法也是貫串了「用中」的思想,如《黃帝內經·靈柩經·本神篇》裡講的「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署,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可謂生命在於平衡,醫者貴於「用中」。

「時」 「變」的根據是「時」

變通趨時,動靜不失其時,因時而變。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講:「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民皆知愛其衣食,而不愛其天氣。天氣之於人,重於衣食。衣食盡,尚猶有閒,氣盡而立終」。天有四季和晝夜,地有東西南北中,變是常態。中醫常常講先天、後地。人在出生之前,是秉承天地之氣而孕育,這時的氣就是先天之氣。生下來後,又無時無刻不在呼吸,就是後天之氣。生命就是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的結合。氣盛,生命就旺盛;氣衰,生命就衰竭。所以,養生、治病,貴在變通趨時,因時而變,唯變所適,時位適中。

「知幾」 把握「時」就要多在「知幾」上下功夫

「幾」,通俗地講就是「苗頭」、「兆頭」。就是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中醫理論,陰陽的思想反映的是平衡,五行的思想反映的是整體的相關性。這些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思想,也是宇宙的根本規律。五行的思想,把天地萬物,歸納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而且認為這五類物質之間有一種相生相剋和相乘相侮的關係。

中醫把人的五臟六腑的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辯證地歸納為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核心觀點。知「幾」,就要運用「四診」的基本方法,以「八綱」為辨證綱領,以「人身小天地」「天人合一」的整體理念,進行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辨證」和「論治」,把握病症「苗頭」,究其病症「源頭」採取「同病同治」「異病異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方法,達到「和而不同」的目的,實現新的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

總之,中醫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東方文明的體現,它底蘊深厚,學問深奧,潛質無窮,與西方醫學文化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模式,可以交流交融,揚長補短,但不能簡單地加以比較和衡量,更不能互相否定。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