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傷寒論》三陰三陽實質

《傷寒論》三陰三陽俗稱六經,自其成書以來,有關六經實質的探討一直是中醫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也是研究難點,正如惲鐵樵《藥庵醫學叢書·傷寒論研究》云:「傷寒論第一重要之處為六經,而第一難解之處亦為六經。凡談傷寒者無不於此致力。凡注傷寒者亦無不於此致力……此處不解,全書皆模糊影響,有何醫學可言。」可見深入挖掘《傷寒論》三陰三陽實質內涵對於進一步研究仲景學術有重要意義。

歷代醫家看法不一

有關三陰三陽實質的認識,歷代醫家看法不一,仁智各現,大致有經絡說、臟腑經絡說、氣化說、六區地面說、六經形層說、八綱說、正邪相爭說、證候群說、病理層次說、陰陽消長說、時空說,其中以臟腑經絡學說影響較大,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傷寒學》持此種觀點。

《傷寒論》一書本無六經一詞,自宋·朱肱首次將《傷寒論》三陰三陽稱為「六經」以來,將三陰三陽混同於經絡者,不乏人在,如清·汪琥《傷寒論辨證廣注》云:「仲景書止分六經,不言手足,其實則合手經兩皆病。」汪氏所述有失仲景原意,如《傷寒論》第180條云:「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明顯指的是胃腸病變,而不是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經脈病變。也有學者指出六經反映了手足經脈與相應臟腑的病變,是臟腑經絡的概括,這種看法也有待商榷,太陰病篇共8個條文,其並無涉及手太陰肺經及肺臟病變,如《傷寒論》第273條云:「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為太陰病篇綱領性條文,主要講的是脾胃大小腸的病變。

《傷寒論》第7條云:「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指出傷寒病發於正氣強盛體質,邪正交爭有力,則表現為發熱惡寒;病發於正氣虛弱體質,正氣無力與邪抗爭,則表現為無熱惡寒。第131條云:「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指病發於陽熱體質,誤用下法,傷寒之邪易化熱入裡,與體內水飲互結可成結胸病;病發於虛寒體質,誤用下法,更傷中陽,外邪入裡,中焦氣機痞塞可成痞滿。可見《傷寒論》中「陰陽」有體質的概念。《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云:「六經為病盡傷寒,氣同病異豈期然,推其形髒原非一,因從類化故多端。」指六經為病,盡為傷寒變化,但因為人群體質各異,故感受邪氣雖一,病情發展、轉歸也相差甚大。

「三陰三陽系統論」與「三陰三陽體質學說」

筆者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趙進喜教授潛心研究《傷寒論》多年,結合臨床實際提出「三陰三陽系統論」和「三陰三陽體質學說」。

三陰三陽系統論 「三陰三陽系統論」指人體存在六大系統,即太陽系統、陽明系統、少陽系統、太陰系統、少陰系統、厥陰系統,是有別於五臟系統另外一種人體生理功能分類方法。

?太陽系統是人體肌表抵禦外邪及調和營衛功能的概括,與肺、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脈相關。

?陽明系統是人體胃腸通降、傳導化物功能的概括,與脾、胃和大、小腸相關。

?少陽系統是人體調節情志,生發陽氣、疏利氣機功能的概括,與肝、膽、三焦相關。

?太陰是人體脾胃運化、化生輸布水谷精微功能的概括,與脾、胃和大腸、小腸相關。

?少陰系統是人體內部陰陽固秘、水火交濟功能的概括,與心、腎相關。

?厥陰系統是人體控制情緒、潛藏陽氣、平調氣機功能的概括,與肝、脾、胃、心、腎相關。

三陰三陽體質學說 人體在生理情況下,三陰三陽六系統的功能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三陰三陽體質類型是因人體三陰三陽六系統生理功能不平衡所形成的,而相對不平衡的這一系統往往代表了該個體的體質類型,即人群體質可分為太陽體質、陽明體質、少陽體質、太陰體質、少陰體質、厥陰體質六個類型。趙進喜教授基於《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思想,將每種體質根據機體正氣強弱和陰陽偏差再分三個亞型,總共十八種類型,使體質分類更加具體,提高了普適性。

?太陽體質可分為衛陽充實、衛陽虛弱、衛陽亢盛之人,衛陽充實之人多體質壯實,腠理緻密,機體抗邪能力較強,發病多表現為麻黃湯證;衛陽虛弱之人多體質虛弱,腠理疏鬆,平素易感,發病多表現為桂枝湯證;衛陽亢盛之人多體質較強,陽氣過盛,發病多表現為銀翹散證。

?陽明體質可分胃陽亢盛、胃熱陰虛、胃寒氣實之人,胃陽亢盛之人多形體肥胖,食慾好,精力充沛,容易大便干,發病多表現為承氣湯類證;胃熱陰虛之人多形體消瘦,食慾可,容易便秘,發病多表現為麻子仁丸證;胃寒氣實之人多怕冷,大便易干或不暢,發病多表現為大黃附子湯證。

?少陽體質可分少陽氣虛、少陽氣鬱、少陽鬱熱之人,少陽氣虛之人多見體弱女子,形體消瘦,易悲觀,發病多表現為逍遙散證;少陽氣鬱之人多見性格內向,體格一般,發病多表現為小柴胡湯證;少陽鬱熱之人多體質較強,愛生悶氣,有時急躁,大便易干,發病多表現為丹梔逍遙散證。

?太陰體質可分為脾胃氣虛、脾胃陽虛、脾虛濕盛之人,脾胃氣虛體質之人多表現為納少,容易乏力,大便溏,發病多表現為參苓白朮散證;脾胃陽虛之人多表現為畏寒,喜熱食,發病多表現為理中湯證;脾虛濕盛之人多表現為形體肥胖,雖納少但體重不減,發病多表現為平胃散證。

?少陰體質可分為少陰陽虛、少陰陰虛、陰陽俱虛之人,少陰陽虛之人平素多畏寒,口不渴,大便稀,發病易表現為四逆湯證;少陰陰虛之人多形體消瘦,愛思考,容易腰酸,大便干,發病多表現為黃連阿膠湯證;陰陽俱虛之人多稟賦不足,不耐寒熱,體質較差,多表現為龜鹿二仙膠證。

?厥陰體質可分為厥陰肝旺、肝旺陰虛、肝旺陽虛之人,厥陰肝旺之人多體格壯實,急躁易怒,發病易表現為天麻鉤籐飲證;肝旺陰虛之人多形體消瘦,容易急躁,口乾,發病易表現為滋水清肝飲證;肝旺陽虛之人多平素畏寒,愛發脾氣,發病易表現為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傷寒論》三陰三陽的實質有「三陰三陽系統」「三陰三陽體質」之意,三陰三陽辨證實際上為在辨三陰三陽體質及三陰三陽系統病變的基礎上再進行辨方證,如此對於《傷寒論》中許多爭議較大的條文,迎刃而解。如第276條云:「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指太陰體質之人患桂枝湯證,可用汗法治療。再如吳茱萸湯證緣何在陽明病篇、少陰病篇、厥陰病篇均可見到?陽明體質之人發病容易陽明系統病變,但實際上少陰體質之人、厥陰體質之人發病也可以表現為陽明系統病變,故均可表現為吳茱萸湯證。再如318條四逆散為何可以治療少陰病?實際上少陰陽虛體質之人,一樣可以出現情緒異常,氣血瘀滯,故用四逆散疏肝清熱,行氣活血,但因為是少陰陽虛體質,故加減所用乾薑、桂枝、附子、薤白均為溫熱之品,顧護正氣。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