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對我華夏文化影響最大最深的、蘊含著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的一部奇書,是我國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被尊為群經(十三經)之首。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道:「《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其實,《周易》的文化內涵,遠不止這些,它還涉及到倫理學、哲學、史學、文學、美學、醫學等,把中國古代的命理、數理、天理、哲理、心理與文理,統統熔於一爐,稱得上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綜合知識庫」。
中國醫學歷史悠久,自成體系,其基本觀點與診治方法,俱與西方醫學不同。中西醫學各有二三千年的歷史,至今仍各有療效,並行不悖,而且可以互相補充,而中國醫學的基本觀點實源於《周易》。
《周易》理深義博,是自然科學的胚基、多種學科的淵藪,中國各門科學無不胎源於《周易》。中醫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與《周易》亦必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內經》的成書年代和《易傳》較近,深受《周易》的影響,《周易》納入了先秦時期陰陽五行學說的精髓,《內經》是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基礎理論的,因此《內經》和《周易》有著特殊的「血緣」關係。
《內經》是中醫理論的奠基,《周易》對《內經》有著深刻的影響,《周易》的許多哲理、易理都滲入《內經》,《內經》中的重要基礎理論,如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化學說等,皆源於《周易》,《周易》對中醫理論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周易》是《內經》的源頭,由於《內經》充分納入易理,並把它創造性地和醫學相結合,因此使中醫成為哲理水平很高的自然科學,有力地推動了中醫學的發展。可見醫易是一脈相承的,醫理源於易理。
實際上,古代某些著名醫家就十分重視探求《易》理,如唐代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明代張介賓說:「不通《周易》,不足以為醫。」近代中醫大家惲鐵樵先生說:「《內經》之理論,即《易經》之理論」,「《易》理不明,《內經》總不了了。」
眾所周知,中醫經典《內經》是一部文義古奧、醫理精深之巨著,十分難讀難解。雖然經過歷代眾多醫家的整理、註釋,但仍有不少疑難問題得不到正確解讀,不是望文生義,就是另立異說,令人如墜五里霧中。而《周易》則是開啟《內經》諸多疑團的鑰匙,如《素問·刺禁論》有「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的論述,有的學者認為這是中醫的糟粕、謬誤之處,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實乃不明白中醫理論體系之形成而然。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實來源於《易》之《洛書》與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圖,是指肝的生理特性主升發、條達、舒暢,以升為順,春季應之,方位在東,故說「肝生於左」;肺的生理功能特性主肅降、收斂、肅殺,以降為和,秋季應之,方位在西,故說「肺藏於右」。肝左肺右,不是指實質臟器肝和肺的具體解剖位置,而是根據「像」思維理念和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及天人相應觀推演而來。
《洛書》及後天八卦方位圖,其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與現代地圖上的方位正好相反。《洛書》為人體髒(藏)象學奠定了方位基礎,具體為:正北方為坎卦,坎屬水,水性寒,北方生寒,寒氣通於腎,故腎位正北方。正南方為離卦,離為火,火性熱,南方生熱,火氣通於心,故心位正南方。正東方為震卦,震屬風雷,風性溫,東方生風,風氣通於肝,故肝位正東方。正西方為兌卦,兌屬澤,澤性涼,西方生涼燥,燥氣通於肺,故肺位正西方。中央屬坤土,土性陰濕,濕氣通於脾,故脾居正中。
《內經》在醫學理論體系形成中,受《周易》思維模式化的影響,建立了多種理論模型。《河圖》數之五行、五方、四時陰陽、五臟等相配,便是其一,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五臟應四時」及《陰陽應像大論》「天有四時五行」 等形成人體五大功能單位。《洛書》「左升右降」之說,實乃「肝生於左,肺藏於右」臟腑生理特性——氣機的真實寫照。
《易》之《河圖》、《洛書》與《內經》有直接關係的有關條文見於如《素問·金匱真言論》、《刺禁論》、《靈樞·九宮八風》、《九針論》、《歲露論》、《根結》篇及七篇運氣大論中之《天元紀大論》、《五常政大論》等,如果熟悉《周易》對我們正確理解《內經》的上述篇章和研究中醫學理論,非常有幫助,而且使許多疑點迎刃而解。具體到臨床工作中,不學《易》學也無關緊要,但是如果熟悉了《易》學,對認識和掌握中醫學的整體理論還是很有幫助的。正因為如此,建議中醫高校本科教材增設《易》學內容,以解《內經》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