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名不可丟

徐靈胎《醫學源流論》說:「欲治病者,必先識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藥。」

中醫的許多病名,如破傷風、鵝口瘡、胬肉攀睛、托盤疔、痄腮、陰吹等,精煉簡潔,見名知義,易於掌握。又如破傷風、歷節風、感冒、纏腰火丹、蛇頭疔、乳巖、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風、鼻淵等,其命名科學確切,名實相符。宋代張杲曾在《醫說·論疾》中說:「古之論疾、多取象比類,使人易曉。」因此,這些中醫病名一直沿用至今,為人共曉,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亂、傷寒、破傷風、風濕熱、麻疹、感冒、癲癇、子癇、白喉、痔瘡、癰、痛風、風疹、雲翳、腳氣病、牛皮癬、梅毒等,在西醫傳入中國時,便為西醫所採用。

病名是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重要概念。是中醫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辨病是中醫臨床診斷不可缺少的內容,臨床上治療的目標主要也是針對病。任何疾病都應該是有原因可查,病機可究,規律所循,治法可用,預後可測的,因此在臨床上,必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抓住疾病的內在本質與外在表現,這樣所確定的病名,代表著疾病最本質的認識,從而診斷出正確的病名。

中醫臨床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不能用西醫病名取代中醫病名。因為中西醫學是不同的理論體系;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病機等基本概念不同於西醫學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論,把西醫的病搬過來,套在中醫學的頭上,則名實不相符,無異於穿西裝戴瓜皮帽,只能給中醫的診斷和治療帶來負面影響。

中西醫兩種不同理論體系,認識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種「西病中證」式的診斷是「人頭馬、美人魚」之類,似是優勢互補,強強結合,而實際上只會使中醫學走向衰微,甚至消亡。因為用西醫學理論來衡量中醫學,不僅只有病名不科學,中醫學的陰陽五行、風寒暑濕燥火,憂思之類病因以及經絡、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中醫藥理論都將消失殆盡。因此,堅持中醫病名,是保持和發揚中醫學術體系的重要所在,是中醫藥生死攸關的大事,否則將會使中醫藥學術一潰百潰。因此,我們應將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堅持中醫病名診斷,摒棄「重證輕病、西病中證」等錯誤觀點。

中醫病名,也有不少不科學、不合理之處,尤其是內科病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概念上的混淆,或稱病為證,如將郁、喘、哮、痺、痿等實際病名後加一證字;或把證反作為病,如中寒、冒寒、傷風等證名作為病名,從而病證不分;或以症代病,把本來只是症狀的咳嗽、胃痛、眩暈、嘔吐、頭痛等症狀為病名進行診斷;還有名實不符者,一病多名現象,如:痢疾,也稱腸癖、滯下、腸滯、大瘕洩等不同稱謂。一病多名者,如痰飲,就統括懸飲、溢飲、支飲的不同。內科病名的缺陷,一是缺乏統一的命名標準,醫家各據己見而定名,導致病名內涵欠準,外延過泛;二是診療手段原始,單獨從望聞問切獲得的資料有限,僅能起到「司外揣內」的作用,難以認識複雜的疾病本質,只能憑臨床症狀命名而不可能達到規範的目的;三是各承家傳師說,學術流派間交流甚少,病名因流派不同而異;四是過分強調辨證,未能重視疾病發展規律的認識與總結,因此中醫病名還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辨病論治是一個薄弱環節,成為制約中醫發展的障礙。

眾所周知,中醫認識疾病是從症、證、病三個深淺不同的層次入手的,因症辨證、依症診病、病證結合是中醫診斷的基本手段。中醫辨證,不能取代辨病,因為診病可把握疾病全過程的根本矛盾,而辨證重在疾病當前的主要矛盾,病與證是從不同角度對病變本質進行認識,猶如縱橫經緯的關係,所以辨證與辨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針對中醫病名存在的不足,應開展規範研究,加以改進。合理的予以保留,或者予以修改,或進行病種分化,或重新定義,創定新名。總之,其目的就是使病名更能確切反映該病本質,有利病種間的鑒別,提高病名診斷的實用價值。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