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黃散出自宋代醫家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直訣》:「瀉黃散,又名瀉脾散,治脾熱弄舌。藿香葉七錢,山梔子仁一錢,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去蘆,切焙)。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在《小兒藥證直訣》中,尚有兩處見到瀉黃散,一處是「目內證」下:「黃者,脾熱,瀉黃散主之」。另一處是「弄舌」下:「脾臟微熱,令舌絡微緊,時時舒舌。治之勿用冷藥及下之,當少與瀉黃散漸服之。」從原文中我們可以讀到,瀉黃散主治「脾熱」。脾熱的具體表現是小兒「弄舌」,尚有目內黃。
後世方書多談脾虛、脾寒及脾濕者,極少談脾熱。只有在談到瀉黃散的主治時,才會提到一個似乎屬於該方的一個專用名詞:「伏火」,或稱「脾中伏火」,或稱「脾經伏火」,或稱「脾胃伏火」。火或熱,與伏火的區別在於:前者上達外散,後者郁伏不散。治療上,前者清中需瀉,後者清中需散。也許,瀉黃散的主治由「脾熱」演變成後世的「脾中伏火」,是後世醫家為瞭解讀方中防風、藿香的使用,以方測證的結果。那麼,「脾中伏火」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醫方集解》指出,瀉黃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渴易饑,熱在肌肉。」從理論上講,脾主肌肉、四肢,脾開竅於口,唇為脾之外候,脾惡濕,主運化水濕等。脾中伏火的具體表現應該多見於唇、口、肌肉、四肢之處的火熱類病變,也可合有濕邪。從歷代醫家的記載來看,多見唇口乾燥,唇紅唇腫、唇瘡脫屑、口瘡齦腫、弄舌舌裂,以及好發於口、舌、唇、面、四肢之瘡疹。